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关于茶文化的对联

关于茶文化的对联

2016-03-02 10:39:5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关于茶文化的对联(共5篇)中国历史上关于茶的对联关于茶的对联大全中国宋代茶对联(1)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2)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3)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4)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5)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6)蜀土茶称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关于茶文化的对联》,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中国历史上关于茶的对联》

关于茶的对联大全

中国宋代茶对联

(1)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2)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3)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4)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5)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6)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7)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8)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9)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10)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陆游)

(11)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陆游)

(12)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范仲淹)

(13)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苏轼)

(14)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林逋)

(15)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陈选)

(16)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陆游)

(17)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范仲淹)

(18)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梅尧臣)

(19)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10)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21)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22)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23)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黄庭坚)

(24)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佚名)

(25)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26)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佚名)

(27)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佚名)

(28)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中国元代茶对联

(1)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2)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3)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4)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5)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6)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7)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8)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中国明代茶对联关于茶文化的对联

(1)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2)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3)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4)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5)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6)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7)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8)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9)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关于茶文化的对联

(10)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孙一元)

(11)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12)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佚名)

(13)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蓝仁)

(14)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潘允哲)

(15)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周杏村)

(16)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选自《金瓶梅》)

(17)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 (选自《金瓶梅》)

中国清代茶对联

(1)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 镇江焦山吸江楼)

(2)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3)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4)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4)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5)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6)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7)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郑板桥)

(8)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9)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王师俭)

(10)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黄遵宪)

(11)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张延济)

(12)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郑板桥)

(13)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郑板桥)

(14)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关于茶文化的对联

(15)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郑板桥)

(16)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郑板桥)

篇二:《茶的对联大全》

茶 的 对 联 大 全

在我国,凡是有“以茶联谊”的场所,诸如茶馆、茶楼、茶亭、茶座等的门庭或石柱上,茶道、茶礼、茶艺表演的厅堂内,往往可以看到以茶为题材的楹联、对联和匾额,这既美化了环境,增强文化气息,又促进了品茗情趣。

茶联常悬于茶店,作招徕顾客广告之用。相传,成都附近的一个地方,有家茶馆兼酒铺子,老板没有文化,铺子简陋,生意自然萧条。后让贤给儿子经营。青年人脑子灵光,请了位秀才写了幅对联一贴,生意居然从此兴隆起来。联文是“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这幅奇特的对联,生动贴切,雅俗共赏,引得人们交口相传,慕名前去观看,领略其中的甘苦,“偷闲”、“作乐”一番,于是乎,这家铺子起死回生,春风再度,生意兴隆。

相传,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次外游,来到一座庙中小憩,庙里主事的老道见他衣着简朴,相貌平常,对他非常冷谈,顺便说了声“坐”!又对道童说“茶”,待苏东坡坐下交谈后,老道方觉得客人才学过人,来历不凡,又把东坡引至厢房中,客气的说道:“请坐”,并对道童说:“敬茶”。二人经过深入交谈,老道才知道来客是著名的大诗人苏东坡,顿时肃然起敬,连忙作揖说道:“请上座”,把东坡让进客厅,并吩咐道童: “敬香茶”。苏东坡在客厅休息片刻,欲告别老道离去。老道忙请苏东坡题写对联留念。东坡淡然一笑,挥笔写道: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看罢,顿感面红耳赤,羞愧不已。

北京万和楼茶社有一副对联:

茶亦醉人何必酒;

书能香我无须花。

上海一壶春茶楼的对联则是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关于茶文化的对联

清代乾隆年间,广东梅县叶新莲曾为茶酒店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联语通俗易懂,辛酸中有谐趣。

云南大理有个“旷怡村”酒家,主要是当地名流,那时常有文人雅士集于此,谈诗论画,店主免费招待顾客。于是有人赠酒家一联,甚是有趣。联云:

爱诗爱文爱画;

赔烟赔酒赔茶。

清末民初,广州有个大同茶楼,为了招徕顾客,曾出巨资征联,要求上下联必须嵌入“大”、“同”二字,并具有品茗之意。当时应征者纷纷送上征联,经店主评选,有一副佳作入选:关于茶文化的对联

好事不容易做,大包不容易卖,针鼻铁,薄利只凭微中削; 携子饮茶者多,同父饮茶者少,檐前水,点滴何曾倒转流。 联中巧妙的嵌入“大”、“同”二字,并写有品茗之意,兼谈经商的诀窍,故深得店主人的赞赏。于是将这副联语用良木雕刻,悬挂于店门。据说此联挂出后,大同茶楼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传说一百多年前,四川华阳县有个中兴镇,是个水陆码头,交通要道。镇上有一家“兴盛居”茶馆,对面是一家“望月楼”酒楼。某年春节,茶馆老板请本家秀才撰写一联,贴于店门。联曰:

香分花上露;

水吸石中泉。

此联写得很雅致,顾客争先围观,啧啧称赞。酒楼老板见状亦请一秀才给酒楼撰联:

开坛千里醉;

上桌十里香。

相传,清代广州著名茶楼陶陶居,以“陶陶”两字征联,一人应征写了一联: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将东晋名人陶潜,陶侃嵌入联中,“陶陶”二字嵌得自然得体。

重庆嘉陵江茶楼一联,更是立意新颖,构思精巧:

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笔画不出;

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上海天然居茶楼一联,更是匠心独具,顺念倒念都成联,为广大客人所喜爱。联云: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广东的潮阳海潮古刹有一副独脚联,联云:“吾乡陆羽茶经不列名次之泉”,下联至今未有人对上,堪称一绝。

海潮古刹位于城郊西岩山上,唐代兴建,倚山而立,是粤东地区的名刹。寺仙有一泉井,名字叫“问潮井”。独脚茶联就刻在井台边的一块石碑上。据说这独脚联出自清代,兴许是某一日一位满腹经纶的才子游兴正浓时,喝了用井水冲泡的香茗,乘兴而作的。此后慕名前来应对者不少,却没有一人对上。

我国许多旅游圣地,也常常以茶联吸引游客。如五岳衡山望岳门外有一茶联:

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足;

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清)郑燮题焦山自然庵的茶联: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仅仅十四个字,就勾勒出焦山的自然风光,使人吟一联而览焦山风光之感。成都望江楼有一联,为清代何绍基书写,取材于楼,镶嵌得体。真把一个望江楼写活了。联云: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清〃何绍基)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有一联: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吟颂这一副出自郑板桥笔下的杰作,仿佛看到了山中烹茗煮茶的的张天师,过着清贫的田园生活。

用对联赞美名茶,为名茶扬名更是别出心裁,不似广告却胜似广告。“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这副出自明代童汉臣的茶联,一直流传至今。“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仅仅10个字,把品质优异的蒙山茶跃然纸上。

欣赏一副副巧妙的茶联,就象喝一杯龙井香茶那样甘醇,耐人寻味,它使你生活中无形中多了几分诗意和文化的色彩,它能充实你的生活,使你增添无限的情趣。

竹无俗韵,茗有奇香。

人们常说竹解心虚,茶性清淡,竹被视为刚直谦恭的君子。同样诗人们也说“茶有君子性”,茶总是和精行俭德之人相类比。正因如此,茶竹结缘。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此联为清代名士溥山所题。作者是画家,也是诗人。此联恰是一幅素描风景名画,潇潇竹雨,阵阵松风,在这样的环境中调琴煮茗,读书赏月,的确是无边风光的雅事。将此联与任何一幅山川煮茗图相配都是不俗的。

篇三:《茶文化之茶对联》

香溢千秋,一叶扁舟播四海;

雅承万代,半杯鲜茗颂神州。

(不可不茶。)

含义:字面意思是,茶的香气传递千年,只要一枝一叶(因为茶的叶子形如小船)就可以将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茶的高雅历经万代,有半杯的新鲜好茶就可以将中华的上等文化传承到世界各地,因而中华闻名于世界。因为茶最早起源于中国,所以中国的文明也因为茶的推广而文明世界。其实,倒过来念更有意思:一叶扁舟播四海,可以暗喻为改革开放的风像一叶扁舟奔向世界各地,中国的改革成果也会香溢千年;半杯鲜茗可以暗喻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因为加入世贸组织需要进行谈判,谈判中茶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就用半杯鲜茗,意思是说,中国在进入世贸组织中就半杯茶的功夫,之后世界因中国而响亮,中国因世界而更加文明。总之,可以浅析,也可以深掘;可以只看字面,也可意味悠长。

李昀飞:男,1988.03.14生,汉族,河南民权人。

中国海洋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专业MTI。爱好:登山,旅游,看书,写诗等。发表诗歌代表有:崂山行并序,滨湖行,满江红等。

篇四:《茶文化对联》

上联:座畔花香留客饮;
下联:壶中茶浪拟松涛。
上联:欲把西湖比西子;
下联:从来佳期茗似佳人。
上联:一日无茶则滞;
下联:三日无茶则病。
上联:雪芽芳香孝匀生;
下联:不亚龙井碧螺春。茶文化对联
上联:秀萃名潮,游目濒来过溪处;
下联: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上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
下联:回归可缓,试歌陌上花来。
上联:溪边奇茗冠天下;
下联:武夷仙人从古栽。
上联:试第二泉,且对明亭黯窦;
下联:携小团月,分尝山茗溪茶。
上联:诗写梅花月;
下联:茶煎谷雨春。
上联: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下联:来匆匆,去匆匆,下马相逢各西东。
上联:色到浓时方近苦;
下联:味从回处有余甘。茶文化对联
上联:入座煮龙团,去天尺五;
下联:造楼舒凤彩,拔俗千寻。
上联:如此湖山归得去;
下联:诗人不做做茶农。
上联:认春轩内一杯茶;
下联:春在堂皇前笑语哗。
上联:奇乎不奇,不奇又奇;
下联:园耶是园,是园非园。
上联:莫惜更长浊短;
下联:一帘疏月茗浓。
上联:名茶之中是珍品;
下联:祁门红茶是英豪。
上联:龙团雀舌香自幽谷;
下联: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上联:客上天然居,

篇五:《关于酒的对联》

上联:人生惟酒色机关,须百炼此身成铁汉;
下联:世上有是非门户,要三缄其口学金人。
上联:人走茶不冷; 
下联:客来酒尤香。 
上联:三杯能壮英雄胆; 
下联:两盏便成锦绣文。 
上联:三杯入腹浑身爽; 
下联:一滴沾唇满口香。关于酒的对联。 
上联:勺盛九州菜; 
下联:杯溶万般情。 
上联:笙歌曲中千家月; 
下联:凤酒香里万颗珠。 
上联:适意琴三弄; 
下联:抒怀酒一杯。 
上联:同饮幸福酒; 
下联:齐绘四化图。
上联:屠苏醉饮三春酒; 
下联:爆竹联欢四化年。
上联:香浮郁金酒; 
下联:烟绕凤凰樽。 
上联:欲祭疑君在; 
下联:奠酒泪沾衣。关于酒的对联。 
上联:琼浆玉液名天下; 
下联:闻香不禁口流涎。 
上联:捧杯消倦意; 
下联:把酒振精神。 
上联:绿酒红梅迎旭日; 
下联:黄莺紫燕舞春风。 
上联:楼小乾坤大; 
下联:酒香顾客多。 
上联:六亲吊奠三杯酒;
 下联:一室哀号四月天。 
上联:开坛千君醉; 
下联:上桌十里香。 
上联:君子善饮贵斟酌; 
下联:酒徒贪杯贱名节。 
上联:菊花辟恶酒; 
下联:汤饼茱萸香。 
上联:酒欲醉人人不醉;
下联:花香袭我我自清。 
上联:酒沿白雪春酿雨; 
下联:半池秋水海涵量。 
上联:酒香十里春无价; 
下联:醉买三杯梦也甜。 
上联:酒间吟诗字句香; 
下联:醉后挥墨笔生花。 
上联:酒常知节狂言少; 
下联:心不能清乱梦多。 
上联:经济小吃饱暖快; 
下联:酒肴大宴余味长。 
上联:金凤飘菊蕊; 
下联:玉露泣萸枝。 
上联:借酒浇愁愁难蟹; 
下联:以酒助兴兴更浓。 
上联:借酒浇愁愁更愁; 
下联:抽刀断水水长流。 
上联:椒酒千年歌大治; 
下联:桃红万户颂新猷。 
上联:佳肴美酒君莫醉; 
下联:真情实意客常来。 
上联:佳肴美酒餐厨满; 
下联:送客迎宾座不虚。 
上联:几处笙歌留朗月;
下联:万家酒果乐中秋。 
上联:合家共饮一杯酒; 
下联:百卉同迎四季花。 
上联:合家畅饮新婚酒; 
下联:夫妇同吟比翼诗。 
上联:海盟山誓期百岁; 
下联:情投意合乐千觞。 
上联:风来隔壁三家醉; 
下联:雨过开瓶十里香。 
上联:对酒歌盛世;
下联:举杯庆升平。 
上联:合家共饮一杯酒
下联:举国同游四海春
上联:合家共饮一杯酒
下联:明月相思万里春
上联:合家共饮一杯酒
下联:举国同归七里香
上联:合家共饮一杯酒
下联:明月独吟几句诗
上联:合家共饮一杯酒
下联:明月相看万里风
上联:合家共饮一杯酒
下联:明月常吟几句诗
上联:合家共饮一杯酒
下联:举国同行十里春
上联:合家共饮一杯酒
下联:明月相思两字书
上联:合家共饮一杯酒
下联:明月相斟几盏愁
上联:酒欲醉人人不醉
下联:诗能为月月难为
上联:酒欲醉人人不醉
下联:风来为月月难为
上联:酒欲醉人人不醉
下联:心思追月月难追
上联:酒欲醉人人不醉
下联:诗如沾月月犹沾
上联:酒欲醉人人不醉
下联:诗如沾月月未沾
上联:酒欲醉人人不醉
下联:花为追月月难追
上联:酒欲醉人人不醉
下联:花思追月月难追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茶文化的对联》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茶文化对联 中国茶文化 对联
  • 1、对联大全小学四年级(2015-09-21)
  • 2、九个字的对联(2015-11-20)
  • 3、勤勉励学对联(2015-11-21)
  • 4、名人巧对对联的故事(2015-11-21)
  • 5、有关学习的对联(2015-11-22)
  • 6、对联大全千古绝对(2015-11-23)
  • 7、对联大全小学四年级推荐(2015-11-23)
  • 8、春天的对联(2015-12-17)
  • 9、景色对联(2015-12-19)
  • 10、吃饭对联(2015-12-19)
  • 11、父亲去世一周年对联(2015-12-19)
  • 12、婚庆联大全(2015-12-19)
  • 13、班级对联(2015-12-19)
  • 14、开业的对联(2015-12-19)
  • 15、结婚厨房对联(2015-12-19)
  • 16、高考对联(2015-12-19)
  • 17、六字对联(2015-12-19)
  • 18、学业有成的七字对联(2015-12-19)
  • 19、双旦晚会主题对联(2015-12-19)
  • 20、酒店对联(2015-12-19)
  • 21、四字恩爱对联(2015-12-19)
  • 22、有关福的成语(2015-12-25)
  • 23、对联大全 千古绝对(2016-01-08)
  • 24、2016对联(2016-01-08)
  • 25、2016年春节对联书法(2016-01-08)
  • 26、适合药店的对联(2016-01-13)
  • 27、酒店内的对联(2016-01-13)
  • 28、霸气的对联横批(2016-01-13)
  • 29、贴在教室的对联(2016-01-13)
  • 30、迎新年对联(2016-01-13)
  • 31、迎客对联(2016-01-13)
  • 32、迎新对联(2016-01-13)
  • 33、适合用来激励自己的话(2016-01-13)
  • 34、贴书房的对联(2016-01-13)
  • 35、送给母校的新年对联(2016-01-13)
  • 36、适合幼儿园的对联(2016-01-13)
  • 37、迎元旦的学校对联(2016-01-13)
  • 38、适合小学生的对联(2016-01-13)
  • 39、进步对联(2016-01-13)
  • 40、辞旧迎新对联(2016-01-13)
  • 41、餐饮迎元旦对联(2016-01-13)
  • 42、霸气的生日对联(2016-01-13)
  • 43、酒店迎宾对联(2016-01-13)
  • 44、道教写师父的对联(2016-01-13)
  • 45、饭店生意对联大全集(2016-01-13)
  • 46、销售对联(2016-01-14)
  • 47、超市开张对联(2016-01-14)
  • 48、跟春节有关的对联(2016-01-14)
  • 49、跟企业有关的对联(2016-01-14)
  • 50、霸气对联和横批(2016-01-14)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茶文化的对联”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茶文化的对联"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27529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