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季羡林,九十述怀

季羡林,九十述怀

2016-08-19 09:39:3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季羡林,九十述怀(共2篇)读季羡林读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有感看见了一条静静地河水在遥远的地方安然的流淌着。里面的石子、水藻清晰可见,鱼儿畅快的游弋着。有人忘了走过的就是时间。忽然之间发现,理想化的社会知识存在于自己的心理,面对现实的矛盾、压抑、狡黠、郁闷,文字抒怀似乎成为了最好的表现方式。走过若干年的岁月的光景,有时候回眸...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季羡林,九十述怀》,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读季羡林
季羡林,九十述怀 第一篇

读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有感

看见了一条静静地河水在遥远的地方安然的流淌着。里面的石子、水藻清晰可见,鱼儿畅快的游弋着。有人忘了走过的就是时间。

忽然之间发现,理想化的社会知识存在于自己的心理,面对现实的矛盾、压抑、狡黠、郁闷,文字抒怀似乎成为了最好的表现方式。走过若干年的岁月的光景,有时候回眸顾望竟然只是暗淡苍白的密密麻麻的胶卷,后悔自己当时没有用笔墨记录下活过的每一处风景的变化。今天,当我读起这样一本有关于回忆的文本时,内心的温热与感怀便在一个时刻里清晰地展现,不变的是成为既定事实的文字,变化的是作为读者久久不能平静的心情。 回忆,有时候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的真实。就像季羡林先生这样说的:“我写的东西,不会有套话、大话,至于真话是否都讲出来了,那到不敢说。我只能保证,我讲的全是真话。”每一篇文字都好像季先生坐在你的身边,轻声低诉那些在自己生命力沉淀了好久的故事、道理与真谛。一个九十岁的老人用一生的理想呵护着闪亮的信念,最后幻化成文字镌刻在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深处,并且有朝一日长出漂亮的花朵。这未尝不是一件美丽的事情。有时我宁愿相信真实就是一种深藏在作者骨子里的信念。当我读起《希望在你们身上》这篇不长的文章时,我异常感动,可谓每一个文字里都深深寄托季先生对年轻人的盼望与期待。没有过分的修饰语、华丽的表达词,就是平时最为朴素简单的词汇的链接

竟然也会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它勾起了一个青年的奋斗的力量、点燃了青年无畏的追求,寥寥几笔的写意竟圆了一个年代的梦想。这也许就是“真实”的力量。

读季羡林的回忆录,只需要一盏不必太过闪亮的台灯、或者再来一杯茉莉花茶。和着灯光的宁静与茶的清新便可以深入文字的乾坤里独享乐趣。你会发现你的童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全在这样一本书里,书里的故事不仅仅是季先生的,还是每一个人的。修身、治学、寄情、旷达,四个部分的分类将先生一身的感悟与理解很朴素的表现在读者面前。也许你不爱读书、你不爱看故事、你不会轻易理解他人的历史足迹、你不愿意相信那些用冠冕堂皇的书面语表达的文艺。但是你不可以怀疑季先生的真诚的态度。我喜欢《一寸光阴不可轻》所表达的光阴易逝的惋惜与劝诫;喜欢《谈礼貌》中季先生很诚恳的独特的见解;喜欢《不完满才是人生》中表现出来的旷达与宽广;喜欢《九十述怀》的幽默与坦荡。总之,一部将近300页的文字的表现,将一个有着深厚文学素养的知识老人的愿望交代的相当清楚。

我们可以很用很功利的眼光观察我们身边的好多存在着的东西,因为我们的现代社会的背景早已经由单纯变为复杂。我们也可以每天带着各式各样的面具出现各式各样的场所,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身边的每一个人似乎都热衷于不做真实的自己。我们可以从外在改变自己,但要勇敢地坚持自己的内心。当全世界都妄想混淆我们的视听的时候,希望会有一个声音夹带着墨斗的清

香抵制欲望、贪婪、狡诈、虚化,启示我们活着的人,未来的路上春暖花开。

语文押题策略
季羡林,九十述怀 第二篇

【季羡林,九十述怀】

语文考试押题策略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季羡林,九十述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3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120分)两部分。

第Ⅰ卷(30分)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斡旋 明眸皓齿 痉孪 日臻完善 B.毗邻 卑恭屈膝 笑靥 盅惑人心

C.平畴 凭心而论 殒落 暄宾夺主 D.幅射 焚膏继晷 惬意 一蹶不振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能听到这场盼望已久的讲座,下车伊始,他就匆匆忙忙地往礼堂赶,舍不得浪费一分....

钟。

B.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贯彻落实,那种画地为牢的地方保护主义已越来越显现出它的落....

后性。

C.经过监管人员耐心细致教育,这些违法犯罪分子已经意识到了他们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他们下决心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

D.我们有不少的文化管理者太急功近利,对文化遗产进行涸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

不负责任的行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世界展览会不单是展览技术和商品,而是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

B.我国出口产品被征收反倾销税后,受阻于外国市场,在一时来不及转移市场或因为反倾销的连锁反应而转移市场无望,势必返销国内市场。这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影响国内市场供求失衡及物价非正常波动,阻碍国内经济发展。

C.就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来看,我国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逐渐降低,而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将逐渐成为支柱产业。

D.英国学者表示,中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塑造国际规范和建立贸易、金融、安全、气候

变化等领域的进程中,已成为国际次序变革中的关键“玩家”。

【季羡林,九十述怀】

4、下列各句中,数字书写正确的一句是( )

A.2008-09年,本市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完成财政收入43.25亿元,比上年增长4.2%,超额完成了计划.

B.2010年是红军2万5千里长征胜利75周年,很多革命老区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C.小杨的哥哥是从本市四中毕业参军到8341部队的。

D.比赛的这一天,数千名票球迷涌入球场,94人被踩窒息而死,200多人受伤,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6”。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学、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

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一万三千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科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下列有关“国学”的说法不太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这个概念有人认为太笼统、太模糊,又边界不清,从“科学”的意义上说不可用。

B.狭义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多数学者所取得的基本一致的看法。

C.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有别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在学术分类上可以与文、史、哲并列。

D.广义的国学即“一国所有之学”,与海外的“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学界多数学者已达成共识,即以其

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B.广义的国学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

C.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通”是以分类为前提的,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D.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譬如“医家”,收录历代中医古籍一万三千余部,可归入史部。

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季羡林,九十述怀】

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存在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既要对它心存敬意,又要对它进行分析、开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也。少学长安,事博士九江来普。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至王莽篡位乃归。会来普卒,荣奔丧九江,负土成坟,因留教授,徒众数百人。莽败,天下乱。荣抱其经书与弟子逸匿山谷,虽常饥困而讲论不辍,后复客授江淮间。

建武十九年,年六十余,始辟大司徒府。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汤对曰:“事沛国桓荣。”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拜为议郎,赐钱十万,入使授太子。每朝会,辄令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帝称善,曰:“得公几晚!”会欧阳博士缺,帝欲用荣。荣叩头让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帝曰:“俞,往,女谐。”因拜荣为博士,引闳、弘为议郎。

车驾幸大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籍,辩明经义,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特加赏赐。后荣入会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举手捧之以拜。帝笑指之曰:“此真儒生也。”以是愈见敬厚,常令止宿太子宫。【季羡林,九十述怀】

二十八年,大会百官,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傅,特加赏赐,而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又诏诸生雅吹击磬,尽日乃罢。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三十年,拜为太常。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乃若是哉!”【季羡林,九十述怀】

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常饥困而讲论不辍 辍:停止,中止。 B.十五年不窥家园 窥:注意,留心。 ..

C.荣叩头让曰 让:责备,问责 D.始辟大司徒府 辟:被征召,被任命。 ..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体现桓荣“刻苦自励,教学不怠”的一组是①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 ②虽常饥困而讲论不辍 ③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 ④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籍 ⑤荣独举手捧之以拜 ⑥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

A.③⑤⑥ B.①②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桓荣六十多岁时才做官,后来被命令教授太子,皇帝每次朝会都会让他在公卿面前讲述经书,同他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B.桓荣年轻时求学长安,拜博士九江人来普为师。老师死后,他奔丧九江,背土筑坟,并留在九江,教授学生数百人。

C.桓荣深得皇帝信任,敢于进谏。在谁能做太子的问题上,他不惧权贵,据理力争,最后,皇帝同意了他的意见,并赏赐他很多财物。

D.桓荣后来被任命为太子少博,皇帝赐予他马车等财物,他认为这些都是研习古事的功劳。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5分)

答: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季羡林,九十述怀》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季羡林 八十述怀 季羡林忆往述怀
  • 1、余秋雨语录(2016-02-13)
  • 2、做一名好人季羡林(2016-02-17)
  • 3、季羡林爱情语录(2016-03-01)
  • 4、季羡林,90(2016-07-28)
  • 5、季羡林九十述怀(2016-08-24)
  • 6、季羡林,早起(2016-08-26)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季羡林,九十述怀”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季羡林,九十述怀"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57127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