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母亲石 母亲石阅读答案

母亲石 母亲石阅读答案

2016-01-20 10:20:4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母亲石篇一《母亲石阅读答案》 母亲石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母亲石 母亲石阅读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母亲石篇一
《母亲石阅读答案》

母亲石

梁衡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选自《青年博览》2010年第4期)

1.文章第③段画横线句子在描写上很有特点,试作赏析。

2.请说出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表达的母亲复杂的内心情感。

3. 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要说“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

4. 试分析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5.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第②段中又说“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读完全文,说说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

--------------------------------------------------------------------------------

参考答案:

1.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突出了红线和银针的形状和色彩,表达了母亲石带给作者的震撼。

2.母亲此刻内心充满了对离家求学的儿子情感上的不舍,对离开母亲呵护的儿子独立生活的牵挂与担忧。

3.母亲年近80,我却要离开母亲去外地工作,表达了我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内疚和自责。

4. ①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②深化文章的主旨,在赞颂母爱伟大的同时,警醒天下儿女更多关爱母亲。

5.母亲石“身不高”“形不奇”,外表平凡,所以普通;但它又是寄寓了新教派创始人宗喀巴母亲的盼儿望儿深情的望儿石,被请到庙门口接受信徒崇拜,成为圣母石,普通的石头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当然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

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选自《青年博览》2010年第4期)

20文章第③段画横线句子在描写上很有特点试作赏析。

21请说出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表达的母亲复杂的内心情感

22. 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要说“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

23. 试分析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4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第②段中又说“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读完全文说说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

20.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突出了红线和银针的形状和色彩,表达了母亲石带给作者的震撼。

21.母亲此刻内心充满了对离家求学的儿子情感上的不舍对离开母亲呵护的儿子独立生活的牵挂与担忧。

22.母亲年近80,我却要离开母亲去外地工作,表达了我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内疚和自责。

23. ①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 ②深化文章的主旨,在赞颂母爱伟大的同时,警醒天下儿女更多关爱母亲。

24.母亲石“身不高”“形不奇”,外表平凡,所以普通,但它又是寄寓了新教派创始人宗喀巴母亲的盼儿望儿深情的望儿石被请到庙门口接受信徒崇拜,成为圣母石,普通的石头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当然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

母亲石篇二
《母亲石 阅读答案》

母亲石 阅读答案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

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20.文章第③段画横线句子在描写上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

21.请说出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表达的母亲复杂的内心情感。(3分)

22. 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要说“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4分)

23. 试分析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24.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第②段中又说“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读完全文,说说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4分)

答案

20.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表达了母亲石带给作者的震撼。(共3点,每点1分。意对即可)

21.母亲此刻内心充满了对离家求学的儿子情感上的不舍,(1分)对离开母亲呵护的儿子独立生活的牵挂与担忧。(2分)(意对即可。)

22.母亲年近80,我却要离开母亲去外地工作,(2分)表达了我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内疚和自责。(2分)(意对即可。)

23. ①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②深化文章的主旨,在赞颂母爱伟大的同时,(每点2分,共4分。)

24.母亲石“身不高”“形不奇”,外表平凡,所以普通;(2但它又是寄寓了新教派创始人宗喀巴母亲的盼儿望儿深情的望儿石,被请到庙门口接受信徒崇拜,成为圣母石,普通的石头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当然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2分)

母亲石篇三
《母亲石》

顺义一模:阅读《母亲石》,完成15--17题。(14分)

母亲石

梁衡

① 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

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

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

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地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难过)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

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愧疚)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

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15.面对塔尔寺门前的母亲石,作者回想了有关“母亲”的哪些事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

样的情感?请作简要的概括。(4分)

16.作者回忆自己的母亲后,又写到朋友的母亲,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分)

17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的。(不超过120字,7分)

(一)母亲石(14分)

15.①母亲在我奉调进京前,专程到我的住处,问我是否能不去北京工作(1分)

②母亲在我第一次离开家时,久望窗子,忘了洗脚(1分)

③朋友的母亲到机场为儿子送别(1分)

④愧疚、自责(1分)

评分:共4分,每点1分

16.写朋友的母亲到机场为儿子送行,一方面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心远远超过儿女对父母

的关怀(1分);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大爱,与儿女对父母的愧疚是社会上的普遍现象(或作者这样写,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的惭愧)(2分)。

评分:共3分

17.(7分)参考示例

①以回忆的方式,缀连生活中几个典型的片段,表现母爱的伟大,进而抒发游子的愧疚。 ②通过细节描写,以母爱的细腻、无私烘托游子自责、愧疚的内心世界(以母爱的伟大

衬出游子们的惭愧与渺小)。

③ 以朴实的语言直抒胸臆。如“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的鼻子一下酸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愧疚)“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作者对母亲的愧疚、自责的情感通过朴实的语言直接表现出来。

评分:本题5分,使用的方法3分,结合内容分析3分,语言1分

母亲石篇四
《母亲石》

母亲石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1.文章第③段画横线句子在描写上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

2.请说出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表达的母亲复杂的内心情感。(3分)

3. 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要说“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4分)

4. 试分析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5.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第②段中又说“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读完全文,说说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4分)

答案

1.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突出了红线和银针的形状和色彩,表达了母亲石带给作者的震撼。(共3点,每点1分。意对即可)2.母亲此刻内心充满了对离家求学的儿子情感上的不舍,(1分)对离开母亲呵护的儿子独立生活的牵挂与担忧。(2分)(意对即可。)3.母亲年近80,我却要离开母亲去外地工作,(2分)表达了我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内疚和自责。(2分)(意对即可。)4. ①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②深化文章的主旨,在赞颂母爱伟大的同时,警醒天下儿女更多关爱母亲。(每点2分,共4分。)5.母亲石“身不高”“形不奇”,外表平凡,所以普通;(2分)但它又是寄寓了新教派创始人宗喀巴母亲的盼儿望儿深情的望儿石,被请到庙门口接受信徒崇拜,成为圣母石,普通的石头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当然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2分)

母亲石篇五
《《母亲石》》

母亲石篇六
《母亲石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迸(bèng)溅 澎湃(pài) 鲜为人知(xiān)

B.奔丧(sàng) 诓骗(kuāng) 忧心忡忡(chōng)

C.蓬蒿(hāo) 归省(xǐng) 坚持不懈(xiè)

D.荫蔽(yìn) 玷污(zhān) 廓然无累(lěi)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原创”

A.藉贯 遍稽群籍 取缔 根深蒂固

B.骄奢 一代天娇 笨拙 相形见绌

C.治理 因地制宜 屏障 重峦叠幛

D.告罄 温馨提示 必然 锋芒毕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针对近日部分地区出现的集中抢购食用盐而招致一些不法经销商乘机哄抬价格现象,发改委昨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市场检查,坚决打击造谣惑众、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

B.被外媒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短期人口迁移”——“春运”的存在与中国人传统过年团圆的观念、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平稳、中国交通运输系统运力有限等原因有关。

C.上课时,小明在课堂上偷偷玩掌上游戏机,被老师发现后叫到办公室狠狠批评了一番,一回到教室,他就忘乎所以,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D.2011年央视春晚总导演马东别有用心,使晚会不仅彰显了“一切源于生活”的理念,也

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气韵,别具一格的形式,精彩纷呈的内容。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原创”

我坐起来,眺望月光下的湖面。 我想起湖底的古城遗址。湖水的透明度这样高,月光的穿透力又这样好,古城的街道也应该洒满了月光吧,留在古城里的那些魂魄大概也在踏月而行吧。

①白天看,湖面是深蓝色,比天空还要蓝

②远山看不到了,波光粼粼的湖面一望无际

③月亮映进湖里,天上有一个月亮,湖底似乎也有一个月亮

④夜晚看,湖面有些发紫,宛如大面积的薰衣草花正遍地盛开

⑤天上的月亮往下照,湖底的月亮往上照,两个月亮正交相映辉

A.②③①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①④⑤②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杨红缨引领的校园文学系列小说,与郑渊洁的科幻小说,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等等,渐渐构成这十年中国少儿阅读的基本生态,颠覆了以往百科全书为主导的“功利化阅读”。

B.而对浙江考生来说,眼下最关心的不是“北约”、“华约”、“同盟”三大自主招生考试联盟如何“圈地”?而是今年自主招生究竟怎么考?

C.上海市长韩正22日在听取“11•15”特大火灾事故处置工作汇报后指出,大检查排查到哪里,工作就要落实到哪里;哪里有工作,哪里就必须排查。

D.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三岛由纪夫、夏目漱石……等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日本作家,他们的作品不仅给中国读者带来一次又一次全新的阅读体验,也对中国的作家们影响至深。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句)(3分)“原创”

①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7.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四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

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原创”

①和平时代的人们,对核能的恐惧通过影视作品或文字描述几乎深植入本能。

②和平时代的人们,不可能领略到核武器的巨大危害。

③日本核电站的泄漏事故,哪怕远在千里之外,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8.下面这段话有三处语病,请指出并加以修改。(3分)“原创”

①区委书记洪航勇3月15日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由于当前的农村工作,我们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认识。②做好农村工作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保护经济平稳增长的必然要求。③全区党员干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我区当前大好发展的局面上来,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3分)“原创”

2011年3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商务部长骆家辉出任新一任美国驻华大使,一旦获国会参议院确认,骆家辉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驻华大使,今年4月以后走马上任。

骆家辉在1997年至2005年任华盛顿州州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华裔及亚裔州长。2009年5月,他正式宣誓就任美国商务部长。此次他就任美国驻华大使,也书写了亚裔人士在美国政坛奋斗的最辉煌篇章。

奥巴马高度评价了骆家辉在华盛顿州州长任内的政绩,并表示希望和他的内阁成员共同努力,扭转目前的经济颓势,为经济增长奠定新的基础。此后,奥巴马又在白宫表示:“骆家辉是担任此职位的最佳人选。”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3分)“原创” 朋友的生日宴会上,你爸爸盛情难却,喝了几杯酒。宴会结束后,担当“家庭车夫”重任的爸爸准备“侥幸”一次,立即开车回家。这时,你应该怎样对爸爸说呢?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

母亲石 梁衡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节选自《金秋》2010年第09期)

11. 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第②段中又说“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请结合文意,说说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4分) “原创”

12.下面这个句子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3分)“原创”

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

13.体会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5分)“原创”

①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 ②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

14. 试分析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原创”

(二)

弹簧床垫告诉你“左侧现象”

1878年,席梦思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弹簧床垫,从此人们就与弹簧床垫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130多年后的今天,弹簧床垫在为人们带来舒服睡眠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隐患。 最初,科学家们并没有发现床垫会成为健康的杀手之一。只是在对科学界的一个奇怪的“左侧现象”进行研究时,偶然发现床垫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所谓“左侧现象”,即指人们身体左侧患癌症的几率明显高于右侧,如左侧胸部患乳腺癌的几率高于右侧10%,左侧身体患黑素瘤的几率也高于右侧。

这一现象引起了很多科学家的重视,来自瑞典的研究者赫伯特和约翰森在近期的《病理生理学》杂志上都认同了这个观点。此外,他们还表示,这两类癌症的发病原因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其实跟我们日常的睡觉习惯有很大的联系。

在过去的30年中,乳腺癌和黑素瘤的发病率都呈稳步上涨的趋势,然而医学界对这两类癌症的发病原因仍然不甚明了。

有人指出,经常在太阳下暴晒会增加黑素瘤的发病率;可是经过科学家的观测研究,太阳的强度在近30年内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黑素瘤生长的地方往往是臀部、大腿和躯干部分,而这些地方恰好是被衣服遮住了,不可能直接暴露在阳光之下。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增加了这类癌症的发病率呢?

一条来自日本的线索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在日本,乳腺癌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仅仅占瑞典的3%,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只有美国和英国的10%,而且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左侧现象”。

于是研究者就开始对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开始研究,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

母亲石篇七
《《母亲石》阅读教学 三次》

母亲石篇八
《母亲石文本改动及学案》

母亲石

梁衡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不论是孩提时,还是立业后,在母亲眼里,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需要她用全部母爱来呵护的孩子,永远是她心底最放不下的牵挂。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

⑤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⑥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母亲石》教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读懂文章,理清思路,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2、把握文意,体味作者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3、品味文章语言,揣摩文章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和深刻内涵。

4、通过答题总结归纳中考要点概括、文意把握、词句理解这类考点的常用答题方法或答题步骤,并学会有意识自我归纳答题方法。

学习难点

1、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和深刻内涵。

3、考试答题的规范、严谨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一、正音正字

喀( ) 小憩( ) 糌( )粑( ) 蜿( )蜒( )

二、1、朗读全文,弄清文章大意。

2、文章写了四个关于母亲的故事,请仿照例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示例:①宗喀巴进藏学佛,母亲石边盼儿

3、完成《工地上的父亲》练习题

课堂学习:

一、导入

二、练习、分析与总结

<一> 梳理事件

1. 检查阅读文章《母亲石》的预习。

2. 评价答案,说明原因,学生用红笔在原答题上改动。

3. 师生共同小结:叙事类散文或记叙文概括事件的方法有哪些

<二> 把握主旨

1.结合全文,作者主要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如何得出这一主旨?

3. 师生小结:叙事类散文或记叙文的主旨如何归纳得出?

<三> 品析句子

1.文章哪些句子特别能体现母亲对儿子的爱?又有哪些句子深切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情,请找出最能打动你的用红笔做上记号,读给同学听。

2.仔细品读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母亲或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的?又是如何表达的?

3.学生自由答、分析

4.师生共同小结:词句理解的一般方法。

<四>总结

阅读的一般顺序:梳理事件——把握主旨——词句理解

对应中考考点: 要点概括——文意把握——品析词句

学习总结方法,熟练运用

课后总结与提升

一、这堂课前,我在这三个考点答题方面做得较好的是哪些?

二、针对这三个考点我的答题误区是什么?

三、通过这堂课我学到的答题技巧或方法有哪些?

1、

2、

3

迁移与训练

<作业>

结合所讲的方法,拿出《工地上的父亲》练习题,用红笔在原答题上改动后交给老师批改。

相关热词搜索:母亲 答案
  • 1、写母亲的优美语段(2015-12-22)
  • 2、描写手的段落(2015-12-25)
  • 3、描写母亲手的温暖的细节描写(2015-12-26)
  • 4、肖像描写片段(2015-12-26)
  • 5、描写母亲手掌的茧子(2015-12-26)
  • 6、老师的谎言 阅读答案(2015-12-28)
  • 7、形容父亲的词语(2016-01-05)
  • 8、形容父母的词(2016-01-05)
  • 9、父爱陷阱 阅读答案(2016-01-07)
  • 10、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阅读答案(2016-01-08)
  • 11、人教版《我的母亲》原文(2016-01-09)
  • 12、躺在母亲身边阅读答案(2016-01-14)
  • 13、那个叫母亲的客人答案(2016-01-16)
  • 14、母亲石阅读答案(2016-01-21)
  • 15、母亲的手阅读答案熬(2016-01-21)
  • 16、母亲的作业阅读答案(2016-01-21)
  • 17、苏醒中的母亲阅读答案(2016-01-22)
  • 18、枕边的夜莺阅读答案操值(2016-01-22)
  • 19、形容最亲最近的词语(2016-01-23)
  • 20、母亲的宝物 阅读答案(2016-01-23)
  • 21、母亲的心阅读答案和原文回答(2016-01-23)
  • 22、《我为母亲流的三次泪》阅读答案(2016-01-26)
  • 23、奔跑之梦阅读答案(2016-01-28)
  • 24、母亲的心答案(2016-01-31)
  • 25、我为母亲流的三次泪阅读答案(2016-02-01)
  • 26、回家去问妈妈阅读答案也同样是叙述自己的安息之旅我和母亲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016-02-17)
  • 27、夜的泪水阅读答案(2016-02-17)
  • 28、母亲的宝物阅读题答案(2016-02-19)
  • 29、父亲是什么排比句(2016-02-25)
  • 30、江上母亲,赏析(2016-03-10)
  • 31、母亲的金手表阅读题答案(2016-03-15)
  • 32、感恩母亲排比句(2016-03-22)
  • 33、怎样形容母亲的嘴(2016-03-26)
  • 34、写我的片段(2016-03-26)
  • 35、写母亲河脏的句孑(2016-03-26)
  • 36、比喻母亲爱的句子(2016-03-27)
  • 37、小孩的外貌描写200(2016-03-30)
  • 38、关于母亲的一段话(简短)(2016-03-31)
  • 39、名人肖像描写片段(2016-03-31)
  • 40、关于母亲的片段(2016-03-31)
  • 41、母亲的排比句(2016-04-05)
  • 42、我的母亲的句子(2016-04-07)
  • 43、母亲就像什么一样造句(2016-04-08)
  • 44、赞赏母亲的片段(2016-04-11)
  • 45、比喻母爱的句子(2016-04-14)
  • 46、老师去世挽联(2016-04-22)
  • 47、妈妈的手像什么比喻句(2016-05-07)
  • 48、赞美祖国妈妈的比喻句(2016-05-16)
  • 49、赞扬黄河的句子,唯美的句子(2016-05-16)
  • 50、赞扬老师的排比句(2016-05-16)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母亲石 母亲石阅读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母亲石 母亲石阅读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5641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