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生考试网 专题列表

三角形分类人教版的相关文章

烟花美文网专题频道“三角形分类人教版”的相关文章,提供与“三角形分类人教版”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该计划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计划。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的文章5篇 ,欢迎品鉴!【篇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与班级共成长”、“为父母分担”、“信息万花筒”、“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2、通过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教学,体会父母为家庭忙碌的辛劳,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   3、通过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通用6篇)

03-25

标签: 教学计划 下册 人教 法治 道德 关键词: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第1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材分析 :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六篇

03-09

标签: 教学计划 下册 人教 法治 道德 关键词: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总体计划。它规定了不同课程类型的相互结构方式,以及不同课程在管理和学习方法中的要求和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进行了全面安排,明确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顺序和课时分配,并划分了学期、学年和假期。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第一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孩子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设计思路及特点  1、教育性。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以多种形式促进儿童中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

分类分考 分别计奖 考准考实 考出动力以结果导向为牵引全面改革目标责任考核

03-30

标签: 牵引 导向 考核 分别 目标 关键词:
山西日报讯(记者陈俊琦)为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推动工作落实、强化发展导向、转变领导作风,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省委组织部全面改革考核内容、考核办法和结果运用,实施分类分考、分别计奖,力求做到考准考实、考出压力和动力。改革考核内容。按照市、省直单位、开发区三个类别,设置党建任务、发展任务、营商环境、专项工作四项指标。党建任务突出“全面”和“实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考核。改革党建指标全部为定性指标的做法,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设置考核指标,定性指标包括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能力建设六个方面,力求内容更全面;定量指标围绕刚性工作要求和短板弱项设置,力求指标更可考。发展任务突出“转型”和“项目”。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突出具体指标的牵引性和全面性,从产业转型、项目建设、创新驱动、资源环境、综合质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六个方面设置指标,并进一步加大产业转型、项目建设指标的考核权重,着力把抓转型、抓项目的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干部能力、水平、作风的重要标尺。营商环境指标突出“三对”和“六最”。坚持对表中央要求、对标发达地区做法、对接国际通行的投资贸易规则,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从投资吸引力、监管与服务等方面设置指标,引领带动各级各部门对照考核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指标突出“履责”和“结果”。把党中央和国务院、国家部委、省委和省政府部署的重要责任制工作和督查考核事项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单独设置、独立考核,统筹推动专项工作落到实处。创新考核方法。加大平时考核力度。结合班子和干部日常管理,注重采取谈心谈话、调研走访等途径,动态了解班子运行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04-30

标签: 三角形 教学设计 分类 关键词: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招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分享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1、能够按三角形的内角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   2、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3、通过探究过程,体验独立思考、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按角、边的角度,把三角形分类。   【教学难点】能够区别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区分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学段认识角、直角、锐角、钝角、平角、直角。可见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说比较轻松和顺利。所以,教师可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讨论,动手操作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亲自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体验中形成概念。   【教学准备】   白板多媒体,一副三角板, 每个学习小组七个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复习旧知   (1) 之前都学过哪些角?   (2) 屏幕上是什么角?(白板上有一个锐角,将角旋转至90度,至钝角,分别追问是什么角?)   (3) 如果在这个角的两条边上任取两个点,并连接起来,擦掉多余的部分,是个什么图形?   (4) 你对三角形都有哪些了解?   2. 导入新课   (1) 展示白板上的7个三角形,它们一样吗?什么都不一样?   (2) 其实众多的三角形里有很多也是同一类的。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探究三角形的分类。板书课题: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全解(人教版高一必修)

文档大全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全解(人教版高一必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全解(人教版高一必修)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全解 第一单元 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单元概览】  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选编的7首中国诗歌,2首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九首诗的主题可以用一个“情”字来贯穿:《沁园人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错误》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阅读时,把握这些贯穿全诗的情感线索,每一首诗的内容和形式就不难理解了。在学习中,我们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并通过对诗中意象的分析,去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诗歌,也都是意象运用的成功典范。对它们思想感情的理解,离不开对诗中意象的分析。意象,就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象是客观事物在人心灵中的投影,是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诗歌的情感表态一般都要借助意象。我国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意象如“明月”、“杨柳”、“秋风”、“斜阳”等,其内涵早已超越客观事物本身,而在千百年的文化传承中积淀了强烈的主观感情。读者在作品中一看到这些词语,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掀起心中情感的波澜。  【方法指要】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鉴赏中,了解现代诗歌基本体例及表现手法,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在阅读鉴赏中,能感受诗歌的形象,品味它们的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要做到这些比较深层次的阅读要求,就需要我们对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对作品进行真正的阅读鉴赏。

人教版电子课本|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课件

文档大全 >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课件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课件   导语:下面是小编为你分享的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课件,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吧!  第1课 色彩的冷与暖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会让人产生冷暖的联想。本课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冷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色彩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冷色和暖色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  知道冷、暖色调各有哪些颜色。  教学准备:  名家作品、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色彩给人的联想”  ① 红、黄、橙使你联想到什么?(火焰、太阳火热热、温暖的景色、物体)  ② 蓝、绿、紫使你联想到什么?(天空、海水、冰雾等 ;宁静、寒冷的场面)③ 小结: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2、欣赏名家作品,了解画家的用冷色与暖色表现的丰富画以及表达心中不同的内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线条及色块表现画面,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  二、创作阶段:  ① 提出作画要求:  A、用线描或色块作画表现画面。  B、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评价。  5、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2课 画家的调色板  教学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鲜活有趣的东西。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

人教版二年语文上册_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经过一年级的学习与生活,学生能自主识字,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喜爱阅读,乐于交流。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5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这两种不同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除了&ldquo

三角形的全等证明100题带答案

09-15

标签: 三角形 证明 答案 100 关键词: 三角形 答案
  经过翻转、平移后,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而该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及三个角都对应相等。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三角形的全等证明100题带答案供大家参考选择。   三角形的全等证明100题带答案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含答案)   1. 已知:AB=4,AC=2,D是BC中点,AD是整数,求AD   B   D   解:延长AD到E,使AD=DE   ∵D是BC中点   ∴BD=DC   在△ACD和△BDE中   AD=DE   ∠BDE=∠ADC   BD=DC   ∴△ACD≌△BDE   ∴AC=BE=2   ∵在△ABE中   AB-BE<AE<AB+BE   ∵AB=4   即4-2<2AD<4+2   1<AD<3   ∴AD=2   2. 已知:D是AB中点,∠ACB=90°,求证:CD?   1AB 2   延长CD与P,使D为CP中点。连接AP,BP ∵DP=DC,DA=DB   ∴ACBP为平行四边形   又∠ACB=90   ∴平行四边形ACBP为矩形   ∴AB=CP=1/2AB   3. 已知:BC=DE,∠B=∠E,∠C=∠D,F是CD中点,求证:∠1=∠2   证明:连接BF和EF   ∵ BC=ED,CF=DF,∠BCF=∠EDF   ∴ 三角形BCF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   ∴ BF=EF,∠CBF=∠DEF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习题

07-13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习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A卷)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铝与稀盐酸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2.下列有关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A.水果电池是高效环保的家用电池   B.锌锰干电池是一种常用的二次电池   C.锌锰干电池碳棒是负极,锌片是正极   D.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锌外壳逐渐变薄   3.对于100mL 1mol/L盐酸与铁片的反应,采取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①升高温度;②改用100mL 3mol/L盐酸;③多用300mL 1mol/L盐酸;④用等量铁粉代替铁片;⑤改用98%的硫酸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4.已知化学能与其他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下列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CH4+2O2 CO2+2H2O B.CaCO3 CaO+CO2↑   C.2H2O 2H2↑ + O2↑ D.Pb+PbO2+2H2SO4 2PbSO4+2H2O   5.把a、b、c、d四种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