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狼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狼教案

2016-06-20 15:01:37 编辑:huangtingt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人教版七年级狼教案,欢迎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 狼 教案  教学目标:  1 ...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人教版七年级狼教案,欢迎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 狼 教案

  教学目标:

  1. 朗读并能翻译课文 , 积累“缀、故、意、”等文言词汇。

  2.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

  3. 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词汇。

  2. 体会狼和屠户的形象。

  3. 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主题

  课时分配:二课时

  教学设想

  《狼》是志怪作家蒲松龄的一篇文言小说。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但因它是一篇文言文,又因为初一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尚浅,故第一课时先熟读课文,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积累文言词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第二课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教学形式仍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只是处在引导、点拨的地位。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蒲松龄的一篇文章《山市》,大家回忆一下,用“七字记忆法”(名、字、号、时、地、作、评)介绍有关蒲松龄的文学常识。

  在对聊斋志异的众多评价中,我认为郭沫若的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最为简介,最为精辟。上举是对作品内容的高度评价,下句是对作品思想的褒扬。今天,我们学习蒲松龄聊斋志异一篇文章狼,看看这篇文章写什么,刺什么。

  二、 初读

  1. 教师范读,让学生听读,注意一些字的读音和朗读节奏

  2. 师生共同归纳朗读技巧。明确:

  把握节奏:根据语义和结构停顿。

  进入角色:朗读时应身临其境,做到有声有色,有缓有急,让人感受到紧张的故事情节,进入故事的情境。

  3. 让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三、 译注

  1. 口译

  要求:小组合作,由组长决定翻译的方式。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句勾画出来,共同解决,解决不了的,向老师请教。

  2. 教师强调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A通假字。

  止

  B词类活用。

  敌: 恐前后受其敌

  犬: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

  _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一词多义

  恐前后受其敌

  场主积薪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

  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自后断其股

  D特殊句式

  投以骨。(倒装句)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省略句)

  3. 让小组逐句翻译,其他小组纠错,教师强调。

  四、 梳理故事情节

  温馨提示:请梳理故事情节,可以多角度来梳理(如从狼的角度,屠户的角度,内容或主题的角度等)

  明确:从屠户的角度来梳理: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从狼的角度来梳理: 跟踪----穷追---诱屠----被杀

  五、 作业

  教师下发印好的练习题

  1.给加点字注音。

  屠大窘( ) 苫蔽( )目似瞑( )隧入( ) 狼亦黠矣(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止有剩骨_________ 缀行甚远________ 并驱如故_________ 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_ 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苫蔽成丘_____ 弛担持刀_________ 眈眈相向___________一狼径去__________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一狼洞其中______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_______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学常识填空。

  《狼》 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 》,作者_________,_____代著名文学家,初一上学年时我们曾学过其文章《 》“聊斋”__________“志异”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本文主要叙述了一个屠户和两只狼搏斗的故事。

  第一部分(1-4):记叙部分,写屠户和狼相斗的故事。

  温馨提示:请梳理故事情节,可以多角度来梳理(如从狼的角度,屠户的角度,内容或主题的角度等)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第二部分(5):议论结尾。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知识,导入新课。

  小组交流作业

  方法提示:小组交流订正,组长负责纠错,如有疑问提交班级,由其他组的同学来协助解决,如仍有问题,由教师解决。

  二: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

  2.通过小组交流,理解文章主题。

  三:紧扣重点,体会形象。

  (一)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初步感知一下“狼”和“屠户”的形象。

  (二)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案中的问题:

  1.你觉得文中那个字最能反映狼的本性?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狼的这一本性的?

  2.文章是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的?根据以下提示进行分析。

  (1)”屠惧”写出了屠户________的心理;”投” “复投”写屠户抱_________ 心理,试图避狼,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对狼一再妥协退让.

  (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中一“止”一“从”写出了狼________ 的本性;“并驱如故”强调了狼的_______ 表明屠户__________的策略失败。

  (3)”_____” “_____” “ _____ “ “______””_____”五个动词写出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_________.

  (4)”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写出了屠户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的斗争精神;“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说明屠户_________高,果断出击,大获全胜。

  (5)综合以上,运用____和_____的人物描写方法,写出了屠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合作研讨,由组长主持,组内同学分别提出自己的答案进行交流,商定形成文字。时间20分钟,然后各小组将讨论的结果形成文字进行交流展示:

  教师点拨、引导。

  明确:

  第1题

  (1)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狠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第2题

  1)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害怕,采用“投骨”之法,抱侥幸心理,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2)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迁就退让无效。“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丢掉幻想,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表现了他的机智。, “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

  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四:紧扣难点,理解主题。

  3.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有人认为:本文主要表现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也有人认为本文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写,狼无论怎样狡猾,在勇敢机智的人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温馨提示:要求自己的观点必须在文中找到根据。

  问题预设:此处势必出现分歧意见,可让双方争论,教师不必过早表明倾向。统一认识如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点拨,文章是以狼来叙事的,狼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所以本文描写的“主体”是“狼”, 本文正是用狼的阴险狡诈来衬托屠户的机智勇敢。而且把狼狡诈刻画的越突出,就越能表现屠户的机智勇敢。所以,狼是本文的线索,但是,本文的主人公却是“屠户”。主题是由主人公来体现的。而且,从结尾作者的思想倾向来看,本文主要赞扬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在小说中,对于主题的确立,就是根据主人公来判断确定的。)

  五:拓展延伸

  5.学了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温馨提示:可以多角度地谈启发呦。

  1.从屠户的角度谈启发:

  2.从狼的角度谈启发:

  师生共同小结: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遇事要学习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当堂检测。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屠户果断机智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_ 人物描写的方法,刻画出屠户___________的形象。

  3.写出有关狼的成语三个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八、板书设计

  贪婪狡诈 机智勇敢

  ↑ ↑

  狼 屠户 〉

  ↓ ↓

  描写主体 主要人物


人教版七年级狼教案相关热词搜索:人教 教案 年级

1、教案 上册 人教  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秋天的图画教案集(2015-08-14)

2、上册 教学设计 人教 第 一 课 时 预习: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说课稿(2015-08-14)

3、人教 年级 数学 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实录(2015-08-14)

4、语文 上册 人教 口语交际《童话王国,任我遨游》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引导同学们交流自己喜欢的童话,能够抓住大体的故事情节,讲自己喜爱的童话。过程与方法:1、通过想象续编童话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2015-08-14)

5、上册 教学设计 人教 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在认真阅读分析教材、理解课程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2015-08-14)

6、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7-68页,圆的面积。【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通过猜测,操作、验证、讨论、归纳,使学生经历圆面积计算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圆的面积》教案(2015-08-15)

7、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感悟文章意蕴。3、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蜡烛》优秀教案(2015-08-15)

8、教学案例 人教 年级  放映一段学校旁边的书店的录像:老板正为书店的生意发愁。 师:请你帮助老板想想办法。  生1:调查一下书价,是否书价太贵? 生2:调查一下什么书畅销。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统计教学案例(2015-08-17)

9、教学设计 人教 第七 1、 四会掌握本单元的单词10个。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小组合作中编写对话,表演对话。 3、 初步认知句子:What w人教版PEP第七册《Unit 5 Dinner’s ready》教学设计(2015-08-17)

10、人教 教案 语文 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喜欢阅读,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较扎实,而阅读和习作则要稍微逊色一点。进入高段以后,男孩子的思维普遍比女孩子要活跃。但双人教版语文十二册教案(2015-08-17)

11、上册 人教 教案 商的变化规律 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2、会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精品教案(2015-08-17)

12、上册 人教 年级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人教版小学新课标五年级(上册)(2015-08-17)

13、下册 人教 教案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单元(2015-08-17)

14、下册 人教 教案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二单元(2015-08-17)

15、下册 人教 教案  教学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 P29 例2(加法结合律) 1 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 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三单元(2015-08-17)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教版七年级狼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教版七年级狼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46518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