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制度公平的理论基础及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制度公平的理论基础及意义

2015-07-27 15:57:19 编辑:chen15372000260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途径。文章着眼于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度公平的含义,从溯源其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度公平的理论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制度公平的理论基础及意义

陈碧钦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3
 
摘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途径。文章着眼于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度公平的含义,从溯源其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度公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制度公平  理论基础  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经过这些年的实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证明了新农村建设这一战略目标的正确性。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1]。本文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实施过程,审视了制度公平的基本涵义,并从理论基础的角度,研究这一制度安排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度公平的涵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实现,但制度设计属于“顶层设计”,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由于中国地域和历史的差异,地区间发展极度不平衡,因此,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公平便成为其中一个基本的要求。

公平,即通常所谓公正,它反映的是人们在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时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公平观念不是绝对的、抽象的,而是历史的、相对的、具体的。作为哲学范畴的公平概念,可以上溯到古代希腊的荷马时代,意指宇宙中一种单一的基本秩序,人们则应当遵循这一秩序来规范自己的行动。关于公平、正义的思想,当代美国政治学家罗尔斯提出了他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根据“原初状态”、“无知之幕”的理论预设,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平等自由原则:“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的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差别原则和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这一原则可用以安排、调节经济和社会的不平等[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按劳分配的公平观。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所形成的不同收入的“天然特权”,表现为要求废除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坚持按劳分配,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能劳者不劳不得的原则。二是机会均等的公平观。强调在市场竞争中给每一个人提供均等的机会。三是过程公平的公平观。认为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分配尺度、过程、规则的公平,而不是单纯的结果公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体现制度公平,那么,这一制度公平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对“制度公平”这一概念做一个基本的描述。当我们说某种制度是“好”或者“坏(不好)”时,其评价的标准就是制度的公平问题。邓小平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3]我们之所以要建设新农村,是因为原有的农村和农村建设有所局限,其现状已不能满足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农村的内涵要求,尤其是在发展程度和水平上,已经同城市的发展状况和水平有了明显的差距。若不缩小和消除这一差别,不但会影响中国农村的进一步发展,也最终会拖累城市和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如何发展农村,也就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涉及到制度安排的问题。在中国,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无论是分别对待,采用不同的制度;还是平均对待,采用一样的制度,都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都会造成不平等的现象出现。要使整个中国的农村都得到全面合理的发展,只能在制度公平上做文章。而这种公平就是:在城乡之间,以城市为标杆,使农村的发展尽可能地、尽量快地向城市靠拢;在地区之间,以发达、富裕、先进地区为标杆,使落后、贫困(穷)、后进地区向前者看齐。只有这样的制度安排才是有生命力的,也才是真正公平的。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制度公平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特色和重要任务,其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上。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社会公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公平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对现存经济关系同其评价主体利益之间关系的反映的问题。当二者相关联,就必然涉及到价值判断,也就产生了公平问题。关于公平理论的论断有:其一,作为道德和法的观念的公平,不是先验的、决定经济关系的东西,恰恰相反,其性质和内容却是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即经济基础决定的。恩格斯说道,公平“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或者反映其保守方面,或者反映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的神圣化的表现”[4]。“公平不是先验的、决定经济关系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5]。其二,公平是具体的、相对的,具有阶级性的,并且存在于一定的历史下,从来就不存在所谓有超越历史条件、超越阶级的抽象的“永恒公平”。比如,“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者阶级的公平观则要求废除被宣布为不公平的封建制度。”[6]。其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平”具有欺骗性和虚伪性。其四,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不公平的根源在于其经济基础,而不是其法律制度等方面。其五,只有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实现人类解放,才能实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不公平、实现无产阶级所要求的公平的目的。其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人类发展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不能以任何借口以实现“公平”为由而行阻碍经济发展之实。其七,任何权利都是诞生并成长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文化环境之中的,未来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公平也要经历一个从相对不公平到相对公平再到公平的渐进的历史过程。而在社会主义阶段,公平只能是相对不公平到相对公平。其八,真正的公平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的条件下才存在。那时,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联合劳动,按需领取取代了等价交换,阶级已被消灭,人类已实现了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公平理论

邓小平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出发,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公平观。这一思想包含以下内容:其一,公平是相对的,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公平才是有意义的。其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公平体现为坚持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他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7]。其三,实现机会均等,给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反对各种特权。邓小平认为,由于历史和发展的原因,绝对的机会均等或起点公平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但相对的机会均等或起点公平,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其四,人均收入肯定存在差距,但要保持合理的差距,坚决反对差距太大,更要防范两极分化的现象出现。保持合理的个人收入的差距,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但如果差距太大,收入过分悬殊,甚至出现两极分化,人们的创造热情就会丧失。其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做到并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动态统一。邓小平认为,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其六,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公平是以民主和自由为基础的。它最大限度地使广大的人民群众能享有真正的民主自由权利。其七,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实现公平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法治,是依法治国。因为只有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事实上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

(三)科学发展观中的社会公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中论述的社会公平观,是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着力回答了社会公平的起点、前提、保障和目标,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基本问题。在它看来,权利公平是公平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逻辑起点和可操作点;机会公平则是公平的前提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条件和首要标志;规则公平是公平的存在形式,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和必要保障;分配公平是公平的理想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实际体现和了终归宿。“四个公平”有机统一,深刻体现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同时,以公平为目标,兼顾效率,解决了过去二者兼顾却常常又不能兼顾,甚至有时为了效率牺牲公平的问题。大体说来,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其一,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实现社会公平。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的理念、规则和实现体系。其二,在推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更快更好的发展,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而要实现这一点,为他们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机会,是必备的条件。其三,社会公平必须体现在社会活动的结果上,必须让全体人民都能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因此,在保证按劳分配的基础上,还必须保证人人都能生存,都能得到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公平观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根本保障。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制度公平的意义

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按照制度公平的理念来推行,不仅能保证其顺利实现,而且,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和完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制度公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思想的具体表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全面深刻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不是黑格尔等思想家所认为的是资本主义,而是共产主义。当然,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叫做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社会制度的性质是公有制,但由于物质产品还没有极度丰富,因而只能采取按劳分配的形式。考虑到历史、现实和个体的原因,只有在社会主义里才能实施并实现公平的这一原则。邓小平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着重解决了社会主义制度公平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其中,坚持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坚持机会均等,反对特权;既保持个人收入的合理差距,又反对两极分化;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思想的具体化。科学发展观中的社会公平思想,是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因发展而产生的诸多问题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法。它不但兼顾了发展,也考虑了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和分享;不但考虑了机会的均等,也兼顾了机会均等的实现机制;既强调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更强调公平的重要性。“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任务就是实现公平正义和发展生产力[9]。城乡差距在中国一直存在,通过制度设计,确保在新农村建设中全面实现公平正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第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制度公平思想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彩内容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继承和发扬。马克思、恩格斯的思考和预测是基于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而进行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和进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时,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思想,必须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来进行。社会主义要持续地发展下去,要不断地体现它的优越性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终归而言,惟有公平的社会制度,才能真正体现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虽然是从农村开始的,但三十多年来改革成果的体现主要还是在城市。广大农村地区虽比改革开放前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同城市的发展变化相比较,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党中央看到了这一问题,并适时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通过制度公平思想的引入,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差距,更着重强调通过制度的自我完善来实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10]
第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制度公平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的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脱胎并成长于中国特殊的国情里,具有独特的本质和内容,这一切都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采取不同于其他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道路。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是不同步、不平衡的。这种情形的长期存在不仅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由此所造成的矛盾会影响、阻碍,甚至破坏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等等,都有着极其重大意义。但是,新农村建设的制度设计如果不能以公平公正为出发点,不考虑历史和现实因素,不以城乡统筹、共同发展、共享改革成果为目标,那么,无论是像过去那样偏重城市,还是走向另一面偏向农村,新农村建设的预期目标都不会实现。只有以制度公平为基础的新农村建设,才能将中国社会引向共同富裕,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现实意义

第一,制度公平基础上的新农村建设,为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城乡发展不平衡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众所周知,城乡有别,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事实。在这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如果以轻视、忽视、甚至牺牲城市为代价,或以延缓城市发展的步伐来发展农村,都是错误的。所以,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发展只能是根据现有国情,依据各农村地区具体的特殊状况,在制度公平的前提下来选取自己的发展道路。一方面要正视目前城乡差距的事实,而且这一事实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存在着;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城乡统筹来缩小城乡差距,使广大农村向城市靠近、看齐,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如果没有制度公平做基础,这一目标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为此,立足于制度公平基础的新农村建设,对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中国社会共同发展,不只是理论上有指导意义,而且还具体地为新农村建设指出了可操作的路径。

第二,新农村建设中的制度公平,为“三农”问题和城乡统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解决“三农”问题,党中央早在2002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明确将“多予、少取、放活”作为新时期解决农民收入的指导思想,并通过一系列重大措施保证其实施,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多予”上,通过制度设计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比如政府投入农村合作医疗、让广大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在“少取”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免除农业税。在“放活”上,加快农村改革步伐,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让城乡互动,农村向城市看齐,并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然而,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城乡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三,在制度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和谐社会实现的前提和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因为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仅靠几个领导人的讲话和强调,是完不成这一重大任务的。它要通过全体国人,多个领导集体,在一定的时间内才能实现的。因此,没有一个稳定的制度保障,朝令夕改,政策不能持续地发挥作用,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是无法达到的。试想,当我们国家只有城市在发展,而广大农村不但没有发展,那么,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因而,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是实现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P23
[2] [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P60-61。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P33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21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P310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539
[7]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P101
[8]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2-19
[9] 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N].人民日报2008—2—26
[10]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年,P14-15
[11] Marx for the 21st Century, edited by Hiroshi Uchida, Routledge Taylor & Francs Group, London & N.Y., 2006
[12] Karl Marx (by David-Hillel Ruben), elected in German Philosophy since Kant, edited by Anthony O’Hear, Cambridge U. Press,1999
 
 
Discuss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Meaning of Socialist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CHEN  BIQIN
Fujian Polytechnic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uzhou, Fujian 350003
Abstract: Deeply promoting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realize rural development and reduce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dispari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eaning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system fair, and from the source of its basic theory, to discuss the theoretical meaning and realistic meaning.
Key words: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System fairness; Theoretical basis; Meaning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制度公平的理论基础及意义相关热词搜索:社会主义 意义 理论

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教案(共5篇)5 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二战资料及影视资料,分析历史信息,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英、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教案(2016-07-29)

2、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 www chinazhaokao com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粤教版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粤教版教案(2016-10-22)

3、小数 下册 意义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2015-08-15)

4、土地改革的教案篇一:土地改革教案 第 土地改革的教案(2016-01-09)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够()篇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案(实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够()(2016-02-01)

6、描写爱情的意义(共5篇)关于我对爱情的理解爱一个人就要学会爱上她的一切(举事例)学会理解学会包容她。漂亮的容貌只是暂时的心灵的融合才能让两个人相守一生一世。只有这样的爱情才会幸福而没有遗憾。 有一种力量叫做相信相信彼此相信未来相信有你的幸福相信时间会证明我们的选择是真确的。如果爱那就狠狠爱不求爱的描写爱情的意义(2016-04-13)

7、简约深刻短句(共5篇)简洁有力的英语短句龙源期刊网 cn简洁有力的英语短句作者:Vicky来源:《新高考·高一英语》2012年第12期看美剧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些很简洁又有力的短句?一起来看看。 Thousand times no!绝对办不到! Don’t push me 别逼我。Have a good简约深刻短句(2016-04-23)

8、带有象征意义的句子(共4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麻涌镇一小六年级复习课教学评课记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复习课评课意见麦月明今天,有幸聆听了梁意君老师执教的《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收益匪浅老师先让学生听故事,《把身后的门关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教育提问学生听完故事知道些什么,从哪些地方知道的?引出含意深刻的句子。再让学生回顾以带有象征意义的句子(2016-05-05)

9、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欢迎参考!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2016-06-03)

10、复数z的几何意义(共2篇)复数的几何意义教案课题:复数的几何意义学校 姓名一、教学目标:(1)能够类比实数的几何意义说出复数几何意义(2)会利用几何意义求复数的模;(3)能够说出共轭复数的概念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复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复数的模难点:复数的几何意义及模的综合应用三、教学方法:本复数z的几何意义(2016-07-14)

1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案(共5篇)人教版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公开课教案2012年高丰小学班子成员示范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开发区高丰小学 彭波萍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7~78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案(2016-07-30)

12、整数指数幂教案(共5篇)整数指数幂教案整数指数幂教案一、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amanamn (a0 m ) n为正整数,)amn (a0 m,n为正整数)n(2)(amn(3)(ab)m ) 为正整数n,anbn (a,b0 mnmn (4)aaan(a0 m,n整数指数幂教案(2016-07-30)

13、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 www chinazhaokao 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案(2016-09-04)

14、新文化运动的课程标准(共5篇)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案第9课 新文化运动课程标准:列举陈独秀、鲁迅、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与能力:1 了解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历史背景,认识《新青年》在推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作用。2 知道胡适首倡“文学改良”运动以及陈独秀发起“文新文化运动的课程标准(2016-09-21)

15、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人教版教案(共5篇)数学四年级下第四章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人教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3节第四章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3节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34~35页例2~例4。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同学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人教版教案(2016-09-21)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制度公平的理论基础及意义”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制度公平的理论基础及意义"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684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