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生考试网 专题列表

草船借箭缩写400字的相关文章

烟花美文网专题频道“草船借箭缩写400字”的相关文章,提供与“草船借箭缩写400字”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400字新闻大求真2019观后感:新闻大求真

  400字新闻大求真2017观后感:新闻大求真  每个周三到周五晚上,我几乎都和妈妈坐在沙发上看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节目。这个节目主要是针对网络传言进行求证,以科学的实验来证明传言的真伪。今天看的《新闻大求真》是一对夫妻同时患上了肺炎,住进了医院。经过医生的询问,才知道是他们的空调一天24小时开着,空调过滤器上的灰尘,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形成了细菌,被他们吸进了肺里,时间长了,他们就患上了肺炎。  两位实验员走访了街上的群众,大部分都没有清洗过空调过滤器。然后又请了专业清理师傅给他们讲解危害性。看完这个节目,我让妈妈把我家的空调打开看看,哇塞!好脏。我决定要和妈妈一起清洗过滤器。节目中说至少一个月就要清洗一次,到时候我会提醒妈妈。看完这个节目,我懂得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从健康做起。  上述400字新闻大求真2017观后感,是一篇表述清楚,语言流畅的好文章。

草船借箭缩写

07-09

标签: 草船借箭 缩写 关键词: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分享的草船借箭缩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缩写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并说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理应照办,并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下令说,雾大,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散。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草船借箭缩写   诸葛亮和周瑜约定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且立下了军令状。   周瑜叫鲁肃去探听诸葛亮要怎样在三天之类造好十万支箭。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请鲁肃帮他的忙,向他借了船、六百名军士、青布幔子和一千多个草把子,还叫鲁肃替他保密。   鲁肃按照诸葛亮说的全部都准备好了,诸葛亮在第三天四更的时候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和他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大雾漫天,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了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又命令船上的军士擂鼓呐喊。   曹操听到有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叫一万多名弓nǔ手一齐朝江中放箭,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依旧擂鼓呐喊。   天快亮了,船上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足有十万余支,接着二十多条船驶回了南岸。诸葛亮如期完成了任务,鲁肃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草船借箭缩写   周瑜一直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并叫他十天赶造十万支剑,诸葛亮嫌十天太长了,只要三天能

草船借箭缩写200

06-11

标签: 草船借箭 缩写 200 关键词: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分享的草船借箭缩写200,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缩写200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并说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理应照办,并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   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下令说,雾大,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散。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草船借箭缩写200   一次周瑜找诸葛亮商议军事,要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并;立下军令状。周瑜派鲁肃去探听消息,诸葛亮就向她借了船、草把子、军士、青布幔子,并不要他告诉周瑜,鲁肃答应了。   第一天,第二天都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三天大雾漫天时,诸葛亮请鲁肃去取箭,他叫人将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靠近曹军水寨时,又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军士们不停的擂鼓呐喊。因为雾太大,曹军不敢动兵,就让弓蓐手一直射箭,诸葛亮又下令掉头受箭。船靠岸时,周瑜派军士来搬箭,鲁肃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草船借箭缩写200   周瑜见诸葛亮挺有才干,心中很嫉妒。   有一次周瑜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却说三天便可以,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故意让军匠延迟时间,不给齐材料。诸葛亮请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有三十名人,船用幔子遮住,一千多个草把子,并叫他不要告诉周瑜。   诸葛亮第一、二天没有动静,第三天四更让鲁肃一起和他去取箭

缩写草船借箭

04-30

标签: 草船借箭 缩写 关键词:
  缩写时应忠于原文,不改变原文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不改变原文的梗概。也可以说是作为一个较长名称的简写。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分享的缩写草船借箭,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缩写草船借箭   诸葛亮和周瑜约定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且立下了军令状。   周瑜叫鲁肃去探听诸葛亮要怎样在三天之类造好十万支箭。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请鲁肃帮他的忙,向他借了船、六百名军士、青布幔子和一千多个草把子,还叫鲁肃替他保密。   鲁肃按照诸葛亮说的全部都准备好了,诸葛亮在第三天四更的时候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和他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大雾漫天,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了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又命令船上的军士擂鼓呐喊。   曹操听到有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叫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依旧擂鼓呐喊。   天快亮了,船上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足有十万余支,接着二十多条船驶回了南岸。诸葛亮如期完成了任务,鲁肃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缩写草船借箭   周瑜对诸葛亮心存妒忌,便让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之箭;诸葛亮将计就计,并当场立下军令状:将十天改为三天,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故意阻碍诸葛亮造箭,还特地派鲁肃前去打听虚实。   鲁肃见到诸葛亮,诸葛亮向他要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有三十名士兵,一千多个草靶子,说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并叮嘱鲁肃回去后不要告诉周瑜。鲁肃回去后,果然不提此事。   第三天四更,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中,让他一起去取箭。诸葛亮下令把船用绳索连起来,朝北岸开去。江上大雾漫天,诸葛亮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形排开。又让船上的士兵擂鼓呐喊。鲁肃怕曹军出来,心里不安,诸葛亮只管饮酒取乐。   曹操听到鼓声,以为是敌人前来攻打,便下令让弓弩手朝他

草船借箭缩写400字

04-03

标签: 草船借箭 缩写 400 关键词: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分享的草船借箭缩写4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缩写400字   周瑜很妒忌诸葛亮,于是以军事为借口,叫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三天就能造好,。”周瑜以为诸葛亮开玩笑,就叫诸葛亮当面立军令状。   到了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和鲁肃坐在用幔子和草把子做成的船里。诸葛亮下令把20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十分吃惊。诸葛亮笑着说:“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让另一面受箭。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草船借箭缩写400字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有一天,周瑜以公事为由,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可诸葛亮说只用三天,并在周瑜面前立下军令状。   周瑜派鲁肃去打听诸葛亮的打算,回来后向他报告。   鲁肃和诸葛亮见了面,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向他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还再三嘱咐让鲁肃不要告诉周瑜借船的事。   鲁肃答应了,报告周瑜时,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造箭的材料。周瑜很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

01-25

标签: 草船借箭 成语故事 关键词: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分享的草船借箭成语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   【成语】: 草船借箭   【拼音】: cǎo chuǎn jiè jiàn   【解释】: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成语故事】:   “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用奇谋孔明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

草船借箭的课后反思

06-12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草船借箭的课后反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草船借箭的课后反思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课文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教学时我落实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   1.从题入手,因题质疑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由课题展开思考,设疑。   师:看了《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草船借箭”为什么说是“借”箭而不是“取”箭,“骗”箭等等 。这一目的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从中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确定教学活动的重点。   2.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教会学生质疑,还要让学生学会解疑。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如“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全班交流,各抒己见表现个体思维等方面的差异。   3.发散思维,勇于探索   教学中选择有思维含量的“发散点”是有效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关键。课堂上学生质疑:如果三天内江面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落空了会怎样呢 ?问题一提出,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诸葛亮肯定大难临头中计了,有的说,诸葛亮足智多谋,定会有化险为夷的计策,

400母爱美文摘抄

04-16

标签: 摘抄 母爱 美文 400 关键词: 母爱 美文
  有人说,母爱是一本写不完的书,的确如此。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400母爱美文摘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400母爱美文摘抄   歌颂母爱   母爱是一种无私的力量,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中,虽然它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成长。   人的一生,在世界上一切的光荣和骄傲,都来自于母爱,母爱就是神圣的,它有时在我们最困难时给予我们力量,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人们就在一腔诚意的血液溶进母亲的每一根血管,幸福地投入了母爱的怀抱,一股当家作主的豪情在胸中回荡。当母爱腾飞,奉献出一颗热爱的赤子之心。   母爱,是一个摇篮,培养自己摇曳繁茂,母爱,是一支民歌,歌唱团结,传播文明;母爱,是一座丰碑,镌刻过去,启迪未来……   啊!母爱,如果你是一座楼,我是你的一块砖、一片瓦、一颗石头,用我的渺小的身体,筑起你的巍峨;如果你是一面旗帜,我便是属于你的一根丝线,用我的青春为你绣出一颗闪闪的星星;如果你是一座花园,我便是属于你的一朵小花、一株小草、一片绿叶,我甘愿默默耗尽心血,吐出缕缕芬芬。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母亲的恩情,我们惟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孝敬母亲是做人的本分,最后就以人们常说的“十月里唱一支给母亲的恋歌”,告别伟大的母爱,不过我最后大声的说一声:“我爱你,更爱你的博大胸怀。   母爱如水   母爱如水,缠绵流过,鼓舞着我,开导着我,引我走向光明.   母爱如水,给我浓浓的柔情,使我常常陶醉在母爱的长河里;母爱如水,有时平静的流动,有时又急速前进。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有多少名人伟人曾歌颂过它,虽然母爱在我们的心里很平凡,但是如果,没有它,

400字日记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04-16

标签: 力所能及 家人 日记 400 关键词: 日记 家人 日记
  以往总是帮爸爸妈妈做做简单的家务,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400字日记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400字日记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随着我年龄的逐渐增长,我也学了不少手艺,这不,“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我决定在这一天给妈妈露一手,给妈妈一个惊喜,给妈妈做一顿炒鸡蛋。   说到炒鸡蛋,我平时也观察爸爸妈妈做过,我今天准备尝试着做这道菜。   我首先把鸡蛋打入碗内,又加入一点点冷水,再放入适量的盐、姜末、葱末、蒜末,最后用筷子搅拌;其次打开煤气灶,把火调好,把油倒入锅内,等油温升高后,把搅拌好的鸡蛋倒入油锅内,等鸡蛋的一边差不多熟了时,用铲子 把它翻过来继续煎,经过1~2分钟,鸡蛋就炒熟了。关掉火,用铲子把鸡蛋铲入盘中。一盘金黄喷香的炒鸡蛋就做好了。   不久,妈妈回来了,看到了我做的饭,说:“这些菜是谁做的?”我说:“不知道,请你猜猜看。”妈妈疑惑地说:“你爸爸还没回来,难道是你做的?”我说:“今天是‘三八妇女节’,这是我给你送的一份小礼物,请你尝尝味道怎么样。”于是,我急忙跑进厨房给妈妈拿筷子,让妈妈品尝。妈妈品尝后,不停地夸奖我,说:“我的女儿也学会炒菜了,做的很好吃呀!还色、香、味俱全呢!”听了妈妈的表扬,我高兴地一下子投进了妈妈的怀抱,心想:以后还要替妈妈做更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400字日记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一个典型的独生女,向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今天,我盼望已久的母亲节终于到了,为了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我决定为妈妈做了一件我力所能及的事—¬&m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08-11

标签: 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 关键词: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草船借箭》的内容,弄清楚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2、了解本文中出现的人物的特点,会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学会宽容待人。   3、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思考的习惯,引领学生们更加深入地读三国。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学会引经据典,联系各个层面的知识来分析。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出示《三国演义》剧照   老师知道大家最近都在读《三国演义》这本书,请大家说一说:三国演义这本书讲了什么?   2、“演义”是什么意思?   演义是指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种通俗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就是讲述三个国家兴起与衰败的故事,我们知道的还有《隋唐演义》、《封神演义》等。   3、故事发生的背景:   刚才大家说了,这部书讲的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诸侯割据,大家你打我,我打你,发生了很多的战争,后来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赤壁之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赤壁之战有关。当时,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带着大军攻打在中原的刘备,刘备就向南方逃。刘备逃到长江那一带,和原来在江南的孙权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挟大军而来的曹操。曹操当时号称八十万之众,实际上没有八十万,气势汹汹而来,而孙权这边只有十来万人马,刘备也只有几万人,还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没有战争经验的老百姓,势单力薄,但是他们联合起来对抗曹操,结果发生了著名的战争,就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的结果,孙权的军队和刘备的军队以少胜多,把曹操的八十万大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4、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草船借箭》就是赤壁之战中一个小小的插曲。(出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检查预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