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2017-03-10 09:38:14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 ...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选择。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11 《黄道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认识“媳、轧、卉、赢、祠”5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憔、悴、套、效、率、踏、卉”13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花卉、赢得、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等词语。

  3.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准备

  1.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举例说明。

  2.全文写了黄道婆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都通顺。

  2.检查词语

  (1)听写

  虐待 漂泊 思念 传授 歌谣 研究 创造 推动 认真 赢得

  (2)订正

  3.默读课文,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语,说说文章讲了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1.读课文,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段意。

  2.把段意连起来读读,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黄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黄道婆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对她的功绩的追念。

  (1)读读这段话,有没有问题,想想怎样修改,就简练通顺了。

  (2)学生分组讨论修改主要内容。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随后她回到家乡,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很怀念她的功绩。

  (3)谁能总结出连接段意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重复的删去,啰嗦的地方要用词语概括。缺少连接词的地方加连接词。)

  3.本文主要写谁?她做了什么事情?

  (黄道婆在崖州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并回乡教给家乡的人民。)

  4.讨论一下,学会了几种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5.讨论结果

  (1)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2)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归纳主要内容。

  四、交流有关黄道婆的资料

  黄道婆(约1254—?)又名黄婆。我国元代著名的棉纺织技术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小时为童养媳,不堪虐待,逃离家乡后流落到崖州(今海南省的三亚市),向黎族人民学得纺织技术。1295—1296年间,她返回家乡,着手改革纺织生产工具,创造了轧花车、弹花弓、纺车,改革了织机,提高了生产效率。她热心地把纺织技术传授给乡人,促使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繁荣发展,对当时植棉和纺织业起了推动作用。至今她的家乡仍建有黄母祠。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她的塑像和松江布。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了民谣,你知道了什么?

  (黄婆婆能帮人织布,她是个织布能手。)

  2.还想了解什么?

  (黄婆婆为什么要叫这儿的人织布。两只哨子,两匹布是什么意思?黄道婆她自己织布的水平有多高……)

  二、初读课文,试着解疑

  1.自由读书,试着从文中找到答案。

  2.初读课文后,你可以回答哪些问题?

  生:她教的是自己的家乡人。

  生:她是在崖州学会了织布,并且生活得很好。

  生:她从小受公婆、丈夫的虐待所以……

  三、深入质疑,探究学习

  1.黄道婆好不容易从家乡逃了出来,学习手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她又回到了家乡,文章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新的疑问?

  (为什么她要放弃衣食无忧的生活回到那个让她受苦的地方?)

  2.读读文章,你能否找到答案。

  3.学生读句子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1)从这句话中你们读懂了什么?批注在自己书的边上。

  (2)指名有感情地读。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对比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新的感受。

  (特别思念家乡)

  (4)是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想念.

  在中秋佳节的时候,她想念。

  (5)从中你觉得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爱家乡)

  5.从文章中什么地方感受到黄道婆爱家乡?

  6.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人?

  生:聪明,改进了纺纱的工具

  生:手艺高超,教大家织物上绘画。

  生:为家乡做了很大的贡献。

  生:杰出的人才

  7.资料补充

  (1)找有关黄道婆推动家乡变化的内容

  各种各样布的图

  松江布的图

  (2)看到这一切,如果作为黄道婆的家乡人,你现在想对这位老婆婆说些什么?

  四、自主归纳

  黄道婆对家乡的爱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五、布置作业

  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12 《提灯女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南丁格尔,了解她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南丁格尔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一读。

  2、师:同学们,女神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女性的神。你们知道提灯女神是谁吗?(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南丁格尔的照片和资料)

  3、教师设置悬念,导入新课:那么,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南丁格尔呢?她有哪些业绩让人们用“女神”这个词来赞美她。现在,我们就去读课文。

  (从题目入手,通过解释题目,展示搜集到的南丁格尔资料以及照片,了解南丁格尔以及“护士节”、“南丁格尔奖”,为下文突破难点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1)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讲了南丁格尔的哪些事情?

  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掌握的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4、大家一起朗读课文。

  5、指名反馈:课文讲了南丁格尔哪些事?(南丁格尔冲破阻力,去当一名护士;南丁格尔带领医疗护理队来到前线护理伤病员;人们为了纪念南丁格尔,设立“护士节”、“南丁格尔奖”。)

  (以学生自读为主,掌握生字新词,反馈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认读,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地交流,在说中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南丁格尔的事迹,知道了“护士节”、“南丁格尔奖”都是人们为了纪念她而设立的。那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两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听写课文中的词语。

  3、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每年的5月12日“护士节”、著名的“南丁格尔奖”都是为了纪念南丁格尔而设立的,人们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进一步感受南丁格尔的人格魅力。

  二、理解课文,感受南丁格尔的人格魅力。

  1、学生默读第1至4自然段,思考:你认为南丁格尔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指名反馈。

  (1)南丁格尔是热爱护理工作的人:从小就对护理感兴趣,乡间度假时,常常跑去看护生病的村民。在人们认为护理是卑微的职业时,十七岁时南丁格尔,仍然去一所医院学习护理,立志要当一名优秀护士;在战争中,她带领医疗护理队到野战医院护理伤员。

  (2)南丁格尔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南丁格尔带领护士们冒着随时会被疾病传染的危险,没日没夜的工作……南丁格尔还主动拿出钱来,在医院附近创建了咖啡馆、阅览室,购买书籍、游戏用品和长篇,让伤员们像在家里一样,愉快地养病、休息。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至4自然段。

  4、指名读第4自然段,说说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南丁格尔?

  5、指名反馈。

  (南丁格尔慈祥可亲,以高度的责任感,夜以继日地热心照料伤病员。每晚,当她手提油灯巡视伤病员时,身影所到之处,士兵们都亲吻她的身影来表示对她的崇高敬意,所以称呼她为“提灯女神”。)

  6、有感情地朗读伤病员写的话。(感激地、尊敬地)

  7、讲讲南丁格尔的不朽业绩。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句子,在读中体会南丁格尔的可贵品质,激发了学生的崇敬与敬仰之情。)

  三、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的巨大成功和忘我的、甘于奉献的精神,博得各国公众的赞扬。护士工作的重要性为人们所承认,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的重视。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我国获得“南丁格尔奖”的护士的先进事迹。

  13* 《香玉剧社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捐献飞机的原因、背景

  拿出积蓄、卖掉卡车、房子

  二、捐献飞机的过程送走三个年幼的孩子

  别人动摇、常香玉明确反对

  掀起爱国热潮,大家纷纷支持

  三、义演捐献飞机

  在写提纲的时候,可以用列小标题的方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写清楚,讲事情发生过程中的变化用提纲的形式列出来。这样在写文章时,会更有条理。请同学们仿照这样的形式,给自己的文章先列个提纲。

  四、举例点评提纲

  五、修改提纲

  六、写作文

  七、讲评文章

  标准:

  1、突出自己的特点。

  2、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把内容写具体。

  八、修改文章

  九、优秀作品欣赏

  板书:

  14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捐、赠、数、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等词语。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能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有关居里夫人的生平)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03年,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11年12月,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

  二、初读课文

  (一)过渡:居里夫人确实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她的伟大并不只在于她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还在于她的人格,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二)自由读书,要求正确流利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

  简陋 弘扬 腰缠万贯 解囊相助 癌症 保留 穷困 一贫如洗 镭 捐献

  2.解囊相助的反义词是什么?

  一贫如洗的反义词又是什么?

  3.结合句子读懂词语:

  (1)“简陋”什么样?文中说什么简陋?该怎么读。

  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简陋的实验室。

  那简陋前面再加上“异常”呢?又有什么新理解,那读怎么读这句话。

  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

  4.能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来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四、深入读书,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时间顺序)

  2.理清结构

  第1-4自然段先从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1920年5月的一天采访居里夫人讲起,讲居里夫妇在十八年前炼出了第一克镭,当时每克镭价值七十五万法郎,这位夫人应该早已富甲一方了,事实上十八年后居里夫人却买不起一克镭。原因是居里夫妇十八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专利。

  第5、6自然段讲麦隆内夫人为居里夫人奔走、募捐购买一克镭的饯的经过以及数年以后美国公众再次向居里夫人捐赠一克锂的情况。

  第7、8自然段揭示了居里夫人始终不要专利的崇高思想和美好的内心世界。

  五、引导质疑

  1.题目是《居里夫人的三克镭》,对于这三克镭文章有描写吗?读文章,找出来,读读。

  2.你能结合居里夫人的处境,想想有什么疑问?

  (这三克镭她都做什么用了?第一克镭研究出来时她做什么?)

  3.读课文自己试着解答问题。

  六、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可不可以对居里夫人做个简单的评价。

  (居里夫人十分伟大;居里夫人很傻)

  二、讨论、辩论中加深理解

  1.过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令我们惊讶,哪种评价更符合居里夫人的做人准则呢?我们从书中寻找答案。

  2.用笔画出有关描写居里夫人的句子,来证实你对她的评价,准备时间(5分钟)。

  3.引导发现,深入探究,感悟居里夫人的伟大。

  端庄典雅的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

  (1)对于这段文字,认为居里夫人伟大的同学,你是怎么理解的?

  镭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1898年到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2)结合资料,对于这段文字,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居里夫人的伟大就在于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的贡献给了人类而没有考虑自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抓住人物语言,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

  (一)还能找到什么理由来说明居里夫人的伟大?

  (二)体会重点句理解

  A、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1)读懂了什么?(2)用平淡的语气说说这句话。(3)用异常平淡的语气说说这句话。(4)从这“平淡”的语气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什么?    (5)从这“平淡”的语气中,我们还可以感到那异常不平淡的是什么?    (6)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

  B、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1)读懂了什么?(2)读出居里夫人的无私。(3)读出居里夫人的忘我    (4)引出资料理解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3.读读这些人的故事,你们发现了什么?

  4.在这些“醉心”于事业的梦想者心里有的只是什么?

  五、从三克镭的用处上体会伟大

  六、对比体会“伟大”

  第四自然段对那些冷漠的富商的描写是否可以不要,为什么?

  七、归纳结论

  现在你再来评价“居里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八、布置作业

  1.写感受

  2.给课文换题目

  15* 《花木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昼、袜、赫、凯、孝、帼”6个生字,理解“逊色、昼夜、鞋袜、赫赫、凯旋、忠孝、巾帼、从军、男丁、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晋升、一表人才、受之有愧、不可思议、须眉”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认识了四位古今中外著名的女性,她们的精神和业绩,在大家的脑海里留心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反映我国古代妇女豪杰的课文,题目是《花木兰》。

  二、介绍背景

  我国古代有一个朝代叫北魏。就在北魏后期,北边的柔然族、东北边的库莫溪、契丹等少数民族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经常派兵骚扰中原,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送到边防去驻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三、再次认识剧本

  1.这篇文章和我们以前学的哪篇文章有何不同。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

  2.剧本有什么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3.从剧本中我们能读懂什么?

  (1)故事内容

  (2)重点通过人物特点感受

  四、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理解词语

  逊色、巾帼、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须眉

  2.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五、自由读,评价人物

  1.默读课文,想想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的,划出相应句子,做批注。(爽朗、善良、孝敬父母、热爱祖国)

  2.交流

  (1)全文有几个人物?

  (2)这些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小组表演,突出人物特点

  七.全班评价

  八.课外拓展,读木兰诗

  木 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西师大版

  第三单元 美好心灵 美好情感

  9、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教材分析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一文作者善于在生活中去捕捉美和发现美,是我们的心灵轻轻震撼,使我们在愉悦的心情中认识音乐的美,感受心灵的美,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音乐大师的人格魅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学习文章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从直接描写葛利格语言,行为的语句中,以及描写音乐的句子中感受这位音乐家崇高的人格和爱的情怀。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金色的童年,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记忆,童年时代的每一次生日,也一定让同学们记忆犹新,每一次生日,陪伴你的是什么呢 能讲讲你们的幸福时光吗 ?

  2.当我们沉浸在幸福时光中时,我们一定要想到是父母之爱,长辈之爱,亲人之爱,朋友之爱带给我们快乐和甜蜜.今天,我们将走入文本,去分享另一个小姑娘的幸福.(生读课题)

  3.引导生对课题质疑(守林人的女儿是谁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为什么要献给她……)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音乐大师的人格魅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4.学习文章插叙的写作手法.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大意

  出示自学指导一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1.本课的生字,新词不少,相信你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生自学生字,词)

  2.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3.初读课文,提出疑问.

  4.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并读好:”达格尼”“爱德华·葛利格”两个人名,了解他们不同的身份.初步解决:什么是守林人,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等疑问.

  四、品读课文,解疑感悟

  出示自学指导二

  读3~4段和9~11段,理解葛利格送了怎样的礼物.

  1.葛利格送给达格妮的礼物是什么

  2.小女孩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从文本中找出句子,读,议,品,感受这支美妙的乐曲是女孩童年生活的写照,是音乐大师用心写出的精品.

  3.描写达格妮听到乐曲后情绪变化的词句有哪些 细细品读第4段女孩追问的三个句子,品读课文最后一段,让学生交流从中感受到什么姑娘为什么会一次次追问,为什么会泪流满面 姑娘的万分激动是体会到葛利格为她谱曲的良苦用心,体会到乐曲中珍藏着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还从什么地方看出大音乐家真挚的情怀 (用乐曲作礼物,传唱全球时,小姑娘就会听到)进一步理解”奇妙的方式”.

  5.交流。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说说小姑娘收到了什么礼物,从中她感受到了什么?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音乐大师的人格魅力.

  2.学习文章插叙的写作手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继续品读课文,解疑感悟

  出示自学指导一

  读5~8段:理解葛利格为什么给守林人的女儿送礼物 ?

  1.初步讨论:葛利格为什么要送礼物给守林人的女儿呢

  2.讨论: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葛利格承诺送小姑娘生日礼物的呢

  3.品读课文5~8段,想象小姑娘讲述的艰难而又快乐的生活.引导学生想象爸爸守林时的危险,艰苦,勇敢,机智,守林小屋的简陋和温馨,玻璃帆船,布娃娃带给女孩的无穷乐趣……让学生带着独特的感受细细品读第5段,进一步感受小女孩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美好品质.

  4.引导学生再次讨论:为什么这位著名的音乐家会送她一份生日礼物

  5.找到写葛利格的言,行的语句,细细品读,交流读中的体会,感受葛利格的内心活动,体会他和蔼亲切,富有爱心童趣的情怀.

  四,感悟表达,积累背诵

  出示自学指导二

  1.课文中写达格妮回忆儿时往事时采取的是怎样的叙述方法

  2.为学生介绍插叙的写作手法,并推荐学生阅读有插叙手法的文章.

  3.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五、巩固提高

  利用插叙手法,写一篇关于童年的作文。

  六、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预习《我和乌丽娜》。

  10、我和乌丽娜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德国小姑娘乌丽娜在丽江的故事,带给我们回味无穷的审美感知。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从”我”和乌丽娜数桥这件事中,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以及”我”和乌丽娜的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都说是水给丽江带来了美丽……”这一段.

  教学重难点

  从具体的词句中体会丽江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同学们,金色的读书年华,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珍藏,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同学,还有同桌.在这些同学中,你和谁的友情最深,能简要地谈谈吗 (引领学生以难忘的友情为主题,进行口语交际)

  2.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我”和乌丽娜怎么样 ,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 ,从这件事中能体会到什么 ……)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初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出示自学指导一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本课的生字,新词不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自学生字,词)

  3.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学习生字,从音,形,义三方面指导.

  ①音: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如”酥”“诧”“捶”“宅”.

  注意多音字”娜”.

  ②形:注意区分”宅——诧”的字形.

  ③义: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如果与课文理解紧密相关就留到后面随文学习.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出示自学指导二

  再读课文,说说文章讲述了什么事?并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初步解决下面的问题: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古城丽江给”我”和乌丽娜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

  2、概括主要内容。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从”我”和乌丽娜数桥这件事中,想象”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体会乌丽娜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以及”我”和乌丽娜的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都说是水给丽江带来了美丽……”这一段.

  三、品读课文,解疑感悟

  (一)回顾课文讲了”我”和乌丽娜的什么事

  (二)从课文对”我”和乌丽娜数桥这件事的叙述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1.体会丽江的美.勾画出描写丽江的句子,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

  老师点拨以下几点:

  (1)整体描写.

  ①扣住”依山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体会古城富有情趣的布局美.

  ②扣住”一千多年的历史”和”四方街的建筑特点”体会丽江城的古味.

  (2)局部描写.

  “水”和”桥”给丽江带来的美.

  ①”水”:水的特点是什么

  清亮:扣住”倒映着白墙灰瓦,还有那在水边浣洗……特别好看”理解.

  活跃:扣住”流下来”“冒出来”“哗哗哗”“汩汩汩”“穿行”等词语理解.

  ②”桥”:桥的特点是什么 (林林总总)”林林总总”什么意思 (形容繁多)

  桥林林总总体现在哪些方面

  数量多:354座.

  样式多:石板桥,木板桥;石拱桥,木拱桥;单孔桥,双孔桥,多孔桥.

  材料多:石头,木头.

  雕刻丰富:有东巴象形文的吉祥语,有东巴神舞,还有各种鸟兽花木.

  (3)总结过渡.

  这”水”和”桥”给丽江带来了什么 又给”我”和乌丽娜带来了什么

  2.从具体词句中朗读体会”水”和”桥”给”我”和乌丽娜带来的快乐.

  如”我们流连在水边,有时候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

  3.小结:丽江的”水”和”桥”给”我”和乌丽娜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从这快乐中也让我们体会到乌丽娜对美丽的丽江古城深深的热爱,这种热爱在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看出,找出具体词句朗读体会.

  4.学到这里,你觉得乌丽娜是个怎样的孩子

  小结:这样的孩子谁都喜欢,”我”更是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分别一年后的今天,当”我”看到《丽江古城》的邮票,决定给乌丽娜写封信,把邮票寄给她时,想一想,在信中”我”会对乌丽娜说些什么

  四,感悟表达,积累背诵

  1.课文在叙事中写景,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的。

  2.背诵”都说是水给丽江带来了美丽……特别好看”。

  五、作业

  1、 完成课后习题。

  2、预习《天上的星星》。

  11、天上的星星

  教材分析

  课文描写了繁星满天和月明星稀的景象,刻画了一群小孩子天真童稚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带有生字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积累优美词句.

  3.能读懂课文,想象”月明星稀”的景象.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4.能仿照旁批,写出自己读课文的体会.

  教学准备

  朗读磁带,有关夏夜星空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重难点

  能读懂课文,想象”月明星稀”的景象.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学习

  在你们心中,星星是什么样子的 在夏天的夜晚,你数过天上的星星吗 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请你说一说.

  过渡:夏天的夜晚,天上有无数的星星闪闪发光,星星们就像孩子们那样调皮,可爱,让夏夜的天空显得那么的热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天上的星星.(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随文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带有生字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积累优美词句.

  3、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出示自学指导一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本课的生字,新词不多,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自学生字,词)

  3.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出示自学指导二

  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对星星的喜爱

  2、说说文章的层次。

  五、作业

  1、听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说说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积累优美词句.

  2.能读懂课文,想象”月明星稀”的景象.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3.能仿照旁批,写出自己读课文的体会.

  三、精读课文,品味星星的”热闹”和”月明星稀”的景象

  1.出示自学指导一

  生自读文,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勾画出来,并在课文旁边批写自己的体会.

  2.学生汇报交流.(出示以下句子,随学生的汇报呈现.)

  预设1:

  啊,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让学生理解数字和省略号的作用.

  预设2:

  一时间,夜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的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接.这些星星又像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

  “目不暇接”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两个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吗 (陡然——蓦地)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把什么比作什么 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预设3:

  它们真是一群孩子呢,一出现就要玩一个调皮的谜儿!这些鬼精灵,从哪儿来的 是一个家族的兄妹 还是从天涯海角集合起来,要开什么盛会呢

  从这句话体会孩子们对星星的喜爱之情,星星像孩子一样调皮,可爱.

  预设4:

  夜空再也不荒凉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学狗的,有操勺的,有挑担的,也有高兴极了,提了灯笼一阵风似的跑的……

  从”热闹”一词体会到什么 星星们是怎样”热闹”的呢 这些都是对星空中一些星座的描写.你能根据平时对星空的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有……有……有……”来说说星星们热闹的样子吗

  3.出示自学指导二

  星星是这样的美,天空是这样的热闹.可当月亮出来了时,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为什么”大吃一惊” 请你认真读一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月明星稀”的内容,用 “--”勾画出来.

  (1)学生自读课文.

  (2)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

  ①我们为什么会”大吃一惊” ?

  ②”面面相觑”是什么意思?

  ③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

  你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我们对星星的喜爱 ,理解”可怜”“不忍心”,“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等句,体会孩子们对星星的怜惜之情.

  四、总结,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1.本文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读起来更加生动,优美.

  2.学了本文,体会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写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可从文章感情,表达方法,字词积累,写作等方面来谈.)

  五、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预习《家乡的桥》。

  12、家乡的桥

  教材分析

  作者以优美的文字描写了记忆中故乡美丽的桥,展现了江南水乡那份悠远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想念家乡的桥、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3.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爱乡,怀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桥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启发,引出课题

  读《忆江南》.小桥流水人家,青山绿水环绕,这就是美丽的江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课文走进江南,去领略迷人的江南景致,尤其是那令作者无比留念的家乡的桥。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3.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爱乡,怀乡之情.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生字,词;想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检查自学情况.

  四、品读课文,了解特点

  出示自学指导二

  1.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家乡的桥.

  2.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小桥多,桥形独特,桥名美.

  3.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地方,读出美感.重点指导:

  (1)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那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2)夜里,你撑条小船穿过去,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夜里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会听到什么 要求读出夜的宁静,和谐,体会情境美.

  (3)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体会”飘逸潇洒”“刚劲雄健”等词的意思,并通过给各种桥配不同字体的桥名体会”相衬相映”.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五、探究体验,感悟桥趣

  家乡的小桥不仅造型千姿百态,而且桥的名字也非常美,让人领略到江南水乡的特色,真令人向往!在这么美的地方一定留下了我们愉快的童年生活.

  1、出示自学指导三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5段,思考:

  (1)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说说桥乡孩子可以参加哪些活动 想象一下他们在各项活动中的乐趣.

  2、指名反馈.

  引导学生读好重点句,说说体会.

  “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悠悠的风,轻轻荡漾的波,转眼就把我们送入了梦乡……”

  3.小结:家乡的桥真是我们的乐园!有感情地朗读第5段.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作者忘不了家乡的桥是因为(),(),()……是啊,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回忆,令人向往.难怪作者爱乡的情怀如此浓烈,难怪他一直最恋的还是家乡的桥.

  2.读了课文,也说说我们的家乡.家乡的什么地方是你的乐园 说给大家听听.

  积累与运用(三)

  教学目标

  1.复习学过的关联词,体会因果关系的不同表达方式。

  2.丰富词汇,寻找规律积累语言。

  3.了解习作结尾的多种方式方法。

  4.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的习惯,积极参与讨论.在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5.留心自己在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快乐时光,并能有条理地记录下来。

  6.自主阅读短文,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因果句式的正确运用.

  2.学会词汇归类积累.

  3.学习在习作里用上恰当精彩的结尾.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温故知新

  1.自读下面的句子,留心加点的词语,想一想句式有什么特点

  2.和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用上加点的词语说出更多因果关系的句子.

  4.讨论还可以用哪些词语说出因果关系的句子.

  二、语海拾贝

  1.自由读一读下面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每一竖排的词语的特点.

  3.你还能说出哪些类似的词语.

  4.根据词语的意思积累巩固.同桌相互交流积累经验.

  三、互动平台

  1.自读下面的对话,说说他们讨论的是什么话题

  2.这几种文章的结尾,你在习作中用到过吗跟同桌介绍介绍.

  3.你看到过或者用过哪些结尾 全班交流.

  4.老师举荐学生习作中好的结尾,让学生知道写好结尾并不难.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激发谈话兴趣.

  同学们都爱听故事,读读看,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 (可讲解一下有关海啸的知识)

  2.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3.根据”有人说……”的提示,你赞成什么看法 或者你还有什么看法 在四人小组中进行讨论.

  4.请每种观点的代表发言,鼓励有相同看法的同学补充.

  二、自主阅读园地

  激趣导入:平时同学们常感到写作文,写日记困难,不知写什么,那是你们没有发现生活中的美和有趣味的事,但读了下面这篇文章,你们就会有一双会发现的明亮的眼睛了.

  1.快速默读短文《送你一双亮眼睛》,想一想”亮眼睛”指什么

  2.继续读短文,把打动你的地方勾画出来,并试着在旁边写下你的感想.

  3.全班交流.

  5.老师小结.

  第三课时

  习作百花园

  1.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一定得到过不少礼物,它们或是一个精美的物品,或是一句动人的话语,或是一次难忘的体验……到底是什么样的礼物又是怎样得到的呢 你感受到快乐了吗 现在就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回忆这些快乐的情景.(和同桌说说.指名和全班同学交流,教师相机指导要说出重点环节和真实感受.)

  2.明确习作要求.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自己亲历的感受.同学们说说看本次习作还有哪些要求呢学生先读读本单元习作要求,再谈自己的意见.老师总结.

  (1)写明是怎样的礼物

  (2)礼物的由来.(写清楚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3)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注意开头,结尾的写法.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自评习作,修改.

  5.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6.学生根据评价意见,建议,再次修改习作.

  7.请学生上讲台念自己的习作或结尾.教师总结学生本次习作的优,缺点.鼓励学生留心生活,在日记,习作中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附例文:

  珍贵的礼物

  记得在我十岁生日的时候,我收到了许多礼物。有我喜爱的小赛车,有盼望已久的青少版四大名著,其中有一本书是《妈妈最后的礼物》,我觉得很好奇于是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发生在美珍一家感人故事。美珍一家原本是过着温馨幸福生活的普通家庭。因为美珍的妈妈突患不治之症,于是他们家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珍妈妈故意对美珍十分严厉,让她做一些看起来不是美珍那个年龄的小女孩所能够做的事情。其实妈妈是想当她去世以后,让美珍能够做妈妈能做的事。

  为了让美珍能够承担起这个家庭的重任,当第二个妈妈。于是妈妈刻意让美珍做像她这样的小女孩不能够做的事,妈妈要亲眼看见美珍学会承担。

  刚开始,美珍无法接受,但是,在妈妈的教导下,美珍学会了做各种家务和照料家庭。在美珍妈妈看似冷酷无情的背后,其实深藏着伟大的母爱。她给美珍留下了一份最珍贵的礼物,让美珍学会了体谅,学会了坚强,我懂得了美珍妈妈的良苦用心 。

  通过《妈妈最后的礼物》这本书,使我懂得了母亲在家里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也使我懂得了幸福不一定就是家境富裕,而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健康平安。

  读了这本书,使我明白,我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我不但有爸爸妈妈的照顾,还有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呵护。我一定要学会珍惜。要帮大人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帮他们捶捶背,捏捏肩,不要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太累了,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身体健康。    在所有的礼物中,我觉得《妈妈最后的礼物》这本书是最珍贵的。 她使我懂得了母爱的伟大。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和美珍一起成长。我要成为一个充满感恩,勤劳和有爱心的人。

  最珍贵的礼物

  我是个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从来没有收到过别人的礼物。上学期,我们要学查字典了,爸爸没有钱给我买。接连好几个星期,教语文的毛老师看我每天早上都不带字典,就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我,使我不敢去看毛老师的眼睛。上语文课时,我总是在无奈与失望中度过,总希望早点儿下课。

  一天早上,语文课上又用到了字典,同学们都迅速地查着字典,我不知道是着急还是害羞,不敢正视老师,只好低着头,下意识地数着手指头。这时候,我感到毛老师走下讲台向我走了过来,我的心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似的跳得更厉害了。我想,这回我一定会挨批评了,我又把头往下低了低,真希望地上有个洞钻进去。近了,到了……没想到毛老师把一本崭新的字典递到我面前,小声说:“张健,这是我送给你的,收下吧!”我没有立刻去接字典,只是吃惊地望着老师。老师又微笑着说:“收下吧!这是我对你的希望,懂我的意思吗?”我轻轻地点了点头,双手接过字典,眼前一片模糊,眼泪不听话地流了下来。我连“谢谢”两个字都没说出口,老师又微笑着走上讲台。我双手捧着这重似“千斤”的礼物,心想:老师,我不会辜负您对我的一片希望。

  我的心跳得更厉害了,双手不听使唤地翻着字典,在激动和幸福之中上完了那堂语文课。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一天,不会忘记那堂激动人心的语文课。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这本字典都是我最珍贵的礼物。

  珍贵的礼物

  我有一件最珍贵的礼物,那是一张精致的书签。每当看到这张书签,我就会想起爸爸对我的教诲。

  记得这一张书签是爸爸在我读一年级的时候给我的。那一年期末考试,我的成绩十分差。爸爸妈妈看到十分伤心,十分生气。在过年的那一天,爸爸把我叫到了他的面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儿子,你仔细想过没有这一次考试为什么考得那么差?”“想过。”我轻声回答。

  “那你说说是什么原因呢?”爸爸又说。

  “我在大考前没有认真复习。”我说。

  “还有吗?”爸爸继续问。

  “在大考前我只顾看电视,上课也不认真。”这时,我已经快要哭了,泪水一直在我的眼眶里面打转。

  “还有什么原因呢?”爸爸仍旧这样问我。我又想了一会儿,觉得没有别的原因了,便回答说:“没有了!”

  “你再仔细想一想。”

  我低下了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说:“没有了!”

  “不,你还有!那就是你太骄傲了!”爸爸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是对我来说却像打雷那样响。那时我哭了。

  你觉得这样好吗?”“不好!”我斩钉截铁地回答。“那好,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去拿一样东西来给你!”

  爸爸走出房间后很快就走了回来。他手里多了一张书签。他把那张书签给了我。我看到书签上面写着一句话,那就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顿时明白了爸爸的用意,是想让我不再骄傲自满,而是要谦虚谨慎。后来,我就按照爸爸对我的期望去做,所以每一次考试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这张书签就是我最珍贵的礼物。

  201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66页

  教材分析:

  人们每天都要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准确表达思想、情感;机智巧妙的语言,有时会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活跃生活;生动优美的语言,能愉悦身心……反之则不然。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就是这样奇妙。凡是精练、幽默、生动的语言都是被艺术化了的语言,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本组教材就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

  《杨氏之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写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地回击了楚王;剧本写了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半截蜡烛里的秘密与德国军官的机智周旋,在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充满了胆略和智慧;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说明了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学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篇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周旋时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

  ★4.体会抓住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的方法,并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读书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不过,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还需要老师恰当得引导。本组教材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是发现、搜集、积累、运用有特色的语言,体会有艺术魅力的语言。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本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会非常感兴趣,可以把这次综合性学习和本组其他各项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资料 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资料

  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l课时,展示台1课时

  10 杨氏之子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49页

  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学情分析:

  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的认识不多,但是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兴趣,理解古文的意思不困难,因此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阅读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 领会课文意思

  第二课时:体会语言的精妙 总结拓展

  第一课时 课时数: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们每天都要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准确表达思想、情感;机智巧妙的语言,有时会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活跃生活;生动优美的语言,能愉悦身心……今天我就来认识一个聪明机智的小孩。

  2.板书课题,齐读。谁来说说这个课题告诉我们?(重点理解“氏”“之”的意思。)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因为古人写作方式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人觉得文言文很难学,其实学文言文也不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不过,学文言文的难点,也在于读。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朗读课文。

  3.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文言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节奏和韵味。听老师范读。

  4.再试着读一读,读给你的同位听。特别注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设计意图】这是小学生初次学习文言文,因此把文章读正确是学习的重点。根据学生读文情况教师示范读文,帮助学生在把短文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三、精读讲解,反复朗读,明白寓意

  1.文言文不仅要把字音读正确,更重要的是要读懂。这是朗读文言文的前提。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咱们先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结合我们以前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对照注释一句一句读。想想每句话的意思。还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学生借助注释,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不懂的地方可以和你的伙伴商量商量。

  4.全班交流: 现在我们来走进这则故事,来认识这个聪明的小孩。大家读懂了这则故事吗?谁读懂了第一句先来说说?──“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5.在这个聪明的小孩身上有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谁来接着读?

  6.孔君平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知道朗读。)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杨氏子是怎样答的?这样答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在读通课文后,请学生根据注释、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教师加以点拨,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

  四、熟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

  1.短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语言风趣幽默。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则短文,回味他的语言,你可以和你的伙伴读一读,背一背,讲一讲,演一演。

  2.学古文没有捷径,唯有多读多背,方能学以致用。指名背。大家一起背背吧!把这则有趣的语言珍藏在脑海里。不会背的地方再看看书,会背的和大家一起背。

  3.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这则故事?

  4.家讲得真好,有没有同学来表演表演这则故事?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熟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

  检测题:

  配套练习册第31页。

  第二课时 课时数: 2

  教学过程:

  一、体会语言精妙

  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话?为什么?

  讨论交流:“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九岁孩童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

  2.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你认为哪一句更好?

  3.想像: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体会“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更妙,“孔雀是夫子家禽”显得生硬,有顶嘴之嫌,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反映出孩子思维敏捷,语言幽默。通过想象表达,进一步体会孩子所答言语的妙处。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借助注释、插图读懂了《杨氏之子》,领略了古代文言文独特的韵味。它是那样凝练,仅仅只用几十个字,让我们感受都杨家小孩子的机智、聪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杨家的这个小孩的机智聪明。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短文是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读:》,在该书中还写了许多聪明的小孩的故事,老师这里展示其中两篇,同学们来读一

  (一)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二)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设计意图】《世说新语》上的其他关于言语表达的小故事,体会语言的精妙,拓展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六、课外延伸,综合学习

  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活动要求,自选活动方式,感受中国语言的魅力。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课外去发现、搜集精妙的语言,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积累并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美好!

  检测题:

  配套练习册第32页。

  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聪惠

  杨——杨梅  反应快

  会听

  孔——孔雀  会说

  11 晏子使楚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3页

  教材分析:

  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前两次针对晏子身材上的缺陷,“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言语中充满了挑衅和嘲弄,对齐国的大夫直呼“你”,已是无理之极;后一次直指齐国,“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嘲笑之语更是肆无忌惮。面对这样盛气凌人的侮辱,晏子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反击,结果楚王一败再败,不得不赔礼认输。

  故事盛赞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课文人物对话比较多,以人物对话来塑造形象,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开头写楚王想侮辱晏子,这是故事的起因;接着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这是事情的经过;结尾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这是故事的结果。首尾照应,思路清晰,行文紧凑,结构严谨。

  学习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威风、矮小、冷笑、为难、规矩、招待、囚犯、出息、大臣、柑橘、盗贼、取笑、笑嘻嘻、赔不是、实话实说、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学情分析:

  本课故事性很强,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能够知道课文是写谁与谁之间侮辱与反侮辱的故事,写了几个回合的斗智。有些不大好懂又很关键的词语,可让学生查查字典。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式是学习的难点,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的特点,了解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资料 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交流资料 初读课文

  第二课时:研读课文 体会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课时数:3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说到齐国就会让人想起一个人,他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婴”,人们都尊称他为“晏子”。

  “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比如:孔子、孟子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晏子使楚》(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你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吗?

  3.“使”是什么意思?课题又是什么意思呢?

  【设计意图】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为下一步的学习、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新词:

  注意“大夫”的读音,现在读“dài fu”,是“医生”的意思,过去读“dà fū”,是官职的称呼。

  (2)请同学读读难读的段落,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初读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研读楚王,感受前后变化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呢?请画出有关的句子

  2.屏幕出示句子,我们来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

  4.他的目的达到了吗?请浏览课文,把他每次侮辱晏子的结果画出来。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5.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6.最后的结果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帮助学生准确体会楚王侮辱晏子时蛮横霸气、盛气凌人的神情,领略到晏子反驳时表现出的沉着、睿智的论辩、反击技巧。从而降低学习难度,突破重难点。

  四、引向深入

  那晏子是怎样达到反侮辱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检测题:

  配套练习册第33页。

  第二课时 课时数:4

  教学过程:

  一、审题训练明起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一课──晏子使楚。

  2.请同学们边读第二自然段完成练习。(幻灯投影练习题)

  (1)因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所以____________。

  (2)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就不仅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

  (3)如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就不仅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

  3.交流:

  (1)因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所以(想趁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板书:想显显威风

  (2)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就不仅(是显了楚国的威风),而且(侮辱了齐国。)

  (3)如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就不仅(灭了楚国的威风),而且(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设计意图】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训练尤其重要,通过填空的练习,进行语言文字扎扎实实的训练。

  二、训练理解句子含义知经过

  1.一个要侮辱晏子显显威风,一个要挫败楚王,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两人之间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较量,课文哪些自然段就是写他们较量的经过?共有几个小故事?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5自燃段,用找出晏子是怎样挫败楚王三次侮辱,维护齐国尊严三个重点句。

  3.交流:(用幻灯出示三个重点句)

  (1)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在得钻狗洞。

  (2)放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放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3)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4.明确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练习理解这三句话中含着的意思,来读懂这篇课文。

  5.下面我们先来理解第一名话的含义:

  (1)齐读句子。

  (2)晏子为什么这么说?楚王为什么这么做?那晏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你怎么理解?

  (3)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习题,看看你的答案和老师板书的是否差不多。

  (4)晏子真了不起,以牙还牙,胜了楚王,谁能把晏子这话读一读

  有感情地练读晏子所说的话。

  (5)师引读,生读晏子的话。(漏读“只好”二字)

  (6)讨论:为什么“只好”二字不能漏?请在“只好吩咐”下这样小黑点,我们等会还要学习。

  6.解第二句话的含义:

  (1)请同学们按刚才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一句话含义的方法:

  ①晏子为什么说这话?

  ②楚王这么说是侮辱晏子什么?

  ②晏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理解第二句话的含义:

  (3)评议:

  上等国──上等人

  下等国──下等人是下等国

  最不中用──最下等国

  (4)完成课后练习。

  (5)晏子真是好口才,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又一次挫败了楚王,请大家练读第4自然段,等会请你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6)分角色朗读。

  (7)请在“楚王只好陪着笑”下面加上小黑点,楚王是不想笑也得笑,笑得多么勉强,多么,多么无可奈何!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但楚王不肯善罢甘休,一计不成是又生又一计,第三次较量又开始了。

  7.理解第三句话的含义:

  柑桔在淮南______,在淮北______,原因是______。齐国人在齐国______,在楚国______,原因是______。

  【设计意图】理解句子含义是训练重点,指导理解句子含义先从字面上想句子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理解了句子的含义,也就能够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三、结果练习晓结果

  1.从刚才我们加点三处地方读懂了什么?

  2.课文怎么写的?

  3.是啊,楚王是完全被晏子征服了,而且是心服口服,那晏子是凭什么征服这个老谋深算的楚王的?

  4.练习: 晏子以自己_____和_____,挫败了楚王的三次侮辱,不但_____,而且_____。

  【设计意图】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开头写了事情的起因,中间写了事情的过程,结尾写了事情的结果,教学时要采取了训练、理解重点句子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

  检测题:

  配套练习册第34页。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受到侮辱     巧妙反击        挫败楚王

  钻墙洞      钻狗洞=访狗国     只好开城门

  不中用      下等人──下等国    只好陪着笑

  没出息      水土不同        只好赔不是

  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新课 标第 一网

  12*半截蜡烛

  教学内容:

  教材第54—56页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的精彩之处就体现在他们与敌人的对话中。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解释、负责、无奈、粉嘟嘟、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不惜代价、例行检查、若无其事、了如指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学情分析:

  剧本这种文学形式是学生初次接触,学生通过阅读,能够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是学习的难点。可以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资料 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数:5

  教学过程:

  一、抓字词,感知大意

  出示一组词指名读。

  1.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

  回忆课文说一说这三个人物的关系,他们是干什么的?

  【设计意图】检查对课文的部分生字学习情况,以及对课文的预习情况。通过一组词逐步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

  2.绝密、绝妙、危机、厄运:

  这些词意你懂吗?看来似乎很简单,但是真正弄懂词语意思就应把它放入课文中,词语只有回归课文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有生活气息。

  (1) 绝密: 绝:最,极。极端的机密,不能泄露一点。

  课文中讲的是绝密的什么?为什么是绝密的呢?

  补充资料介绍:野心勃勃的法西斯德国,在占领波兰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拉开了序幕,法国成了德国扩张势力的第二个目标,残暴的德军对法国人民肆意进行侵略、屠杀,顽强的法国人民奋起抵抗,战争中,一切情报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情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安危!妇女儿童是该受保护的,但他们也不得不奋起反抗,参加革命工作。

  【设计意图】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绝妙:极巧妙,令人意想不到。

  课文中讲的是绝妙的什么?绝密的情报是用绝妙的主意来收藏的,伯诺德夫人想到的绝妙主意是什么呢?为什么不藏在整段蜡烛中,而是半截蜡烛呢?

  (3)危机、厄运:文中危机指什么?会引起什么后果?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旨在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从词语入手,使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下文的精读做了必要的铺垫。

  小结过渡:传递情报的工作是极其危险的,伯诺德夫人收藏绝密情报的主意再绝妙,危机也不可避免。文中出现了几次危机?

  二、品细节,读中悟情

  1.面对危机,伯诺德夫人是这样做的。

  出示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发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

  自由读,说说你的感受,关注了哪些词,从中读懂什么?

  学生交流:“轻轻”“ 急忙 ”“看着这两个脸色苍白……”心里想些什么?万一……万一……(引读)

  师: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可是伯诺德夫人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预示着危机再次出现了。

  同学们,如果我们要真正走进这一场没有销烟却又惊心动魄的斗争中,真正感受人物,必须抓住细节,这些细节就藏在课文中,藏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中,这些细节也许只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刚才我们就从“轻轻”这个细小随意的动作感受到伯诺德夫人的从容、镇静,面对危机,儿子杰克和女儿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请同学们用心细心地品味,可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归纳学习方法,让学生也来关注字词句等细节,从中折射出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让学生体会词语,只有回归文本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积极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引领学生自己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

  2.学生自学,交流:

  交流:杰克语言(找借口)点出语言→机智。

  师述:蜡烛在一寸寸燃烧,厄运在一步步逼近,每个滴答声都仿佛是一记重锤敲在一家人的心上,此时的杰克还能找出借口,可见他是多么镇定、机智啊。

  (1)“慢慢地……”

  (2)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

  (3)“从容地”“默默地坐等着”,他在等什么呢?用“要是……”说说他当时心里想的话,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

  (4)出示“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指名读。

  在“可怕的东西”处停顿,为什么是可怕的?

  再读,点出“似乎”,她为什么那么敏感?

  此情此景,你能用几个词来表达当时危急的状况吗?

  空气在此时似乎凝固了,屋子里静得出奇,我似乎能听到他们的心跳声,突然,小女儿杰奎琳打破了宁静,她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注意到她是怎么说的吗?娇声说话,你会对谁娇声说话?

  指名读一读。

  杰奎琳是在怎样的处境下娇声说话的呢?现在她面对的谁?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你还关注到了哪个词?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这样一个小女孩……

  三、演人物,深化认识

  师述: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危机过去了,但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文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里。如果我们课本剧,表演出来一定很精彩,你最想用心扮演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设计意图】表演课本剧之前,先让学生来说一说怎么演,这个指导细节旨在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对伯诺德夫人家中的每个人都有更深刻的印象,用鬼子的凶恶狡猾反衬母子三人的镇定、勇敢、机智、从容的写作方法的感受。

  三、初步体会剧本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导语:跟你读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比较,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默读思考。练习朗读。

  同桌同学交流着法。

  全班交流。

  小结:剧本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这样不仅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且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评价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到旁白语言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揣摩人物的语气,把课文读好。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剧本的特点,讨论一下剧本和一般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检测题:

  配套练习册第35、36页。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点燃 重燃 夺回

  吹熄 端起 端上楼

  机智 镇定 勇敢

  13* 打电话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61页

  教材分析:

  《打电话》就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学习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3.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对于相声,学生并不陌生。学生对相声语言的精妙和幽默十分感兴趣。本文是略读课文,篇幅较长,需要学生浏览全文,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人物的特点。浏览的能力还需要加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打电话》相声段子的录音或录像。

  学生准备:了解相声的特点 欣赏相声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数:6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由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领略相声这门艺术独特的语言魅力。

  【设计意图】用简洁的语言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迫切地想读相声,感受相声的幽默。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1.浏览全文,想想这则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

  2.相声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悟

  1.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自主学习。

  3.集体交流:

  (1)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

  小结: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唆、废话连篇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把他取名为啰唆,真是名副其实,让人不由得发笑。

  4.想像:

  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

  5.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引导学生浏览全文,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人物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阅读,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人物语言的特点。

  四、了解特点,学习表演

  1.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2.小结:是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表演中说、学、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发笑,让观众们在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中,在阵阵笑声中得到启迪。

  3.学习表演:

  (1)观看录像(或听录音)《打电话》。

  (2)同桌合作或自已找伙伴分角色读相声《打电话》。

  (3)找学生上台试着说一说这个相声。

  【设计意图】课文的体裁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式朗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思考相声给人的启迪,体会相声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在编演相声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兴趣。

  五、拓展阅读

  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再次感受相声的语言魅力。

  检测题:

  配套练习册第37、38、39、40页。

  板书设计:

  打电话──相声

  说话啰唆    通俗易懂

  废话连篇    风趣幽默

  耽误事情    语言夸张

  说话要明白简练   给人启迪

  口语交际•习作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64页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劝说”,这里有规劝的意思,劝说别人改掉不良的习惯。

  安排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本次习作是写常用应用文──发言稿。

  学习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诚恳地劝说他人。

  ★3.是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二是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学情分析:

  劝说别人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可以把生活中事迁移到课堂上,学生可能不知到如何表达,可以让学生根据家庭和班级的实际,真正去尝试劝说别人,在语言实践中,学会劝说。当然,学生也常常遇到被人劝说的事情,可以请他们留意自己是怎样接受别人意见的,体会别人劝说的艺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请三名学生排练“关水龙头”及相关对话。

  学生准备:排练

  课时安排:四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第二课时:习作

  第三课时:习作

  第四课时:讲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数:7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劝说”,相信同学们都多次劝说过别人。请大家仔细回忆一下,你曾经劝说过谁?

  交流自己劝说的经历。

  2.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过劝说的经历,并且有相当丰富的劝说经验。我们来小结一下,劝说的内容主要是哪几方面?生交流师归纳板书:劝说

  某人做某件事

  不做某件事

  同意某件事

  改正某缺点……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有了表达的愿望,表达的需要。

  二、小组交流,探究方法

  1.根据你们的经验,什么样的劝说最有效?

  2.怎样才能做到以理服人呢?

  小组就怎样以理服人展开讨论,组长负责记录本组发言提纲。

  全班交流。

  3.同学们能不能用充足的理由来进行劝说呢?我们一、二、三、四个大组的同学分别来完成以下四个劝说任务,比一比哪组劝说的理由更充足。

  各组推选一名学生扮演爸爸、乱丢果皮学生、剧院里讲话的人、邻居哥哥几个角色。

  各组一一展示劝说过程。教师及其他学生统计每组劝说的理由数量。

  (1)爸爸的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

  (2)走到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

  (3)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

  (4)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以伤身体……

  4.指名让学生评价刚才四次劝说的完成情况。

  5.同学们已经知道以理服人是劝说效果好坏的关键。其实,还有一些因素对劝说是否有效也至关重要。让我们来听一听两位同学劝说的开场白。

  学生表演1:

  甲:乙同学,快去把水龙头关掉,水在那里哗哗地流,太浪费了。

  乙:关你什么事?(一边哼歌一边走)

  学生表演2:

  丙:乙同学,你刚才水龙头忘了关了,水哗哗地流,我觉得很可惜。

  乙:噢,对不起,我忘了。(回头把水龙头关了,流水声停了。)

  师:比一比甲和丙的劝说,谈谈自己的想法。

  甲   丙

  态度:生硬──和气

  语气:直接──婉转

  结果:接受──拒绝

  生交流评述:

  甲说话的时候语气生硬,有指责批评的意思,引起了乙的反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丙说话婉转、诚恳,只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无指责之意,所以对方接受了他的建议。

  师小结:劝说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仅靠理由的充分是不够的,诚恳的态度、婉转地表达是让人接受的前提。

  板书:态度诚恳

  【设计意图】小组学习,全班交流,为同学搭建平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进行评价,互动环节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三、尝试实践,促进提高

  1.尝试实践:

  同桌分别扮演劝说者和被劝说者,选一话题进行劝说。

  2.师指导:为了更好地达到劝说目的,可事先拟一个劝说提纲,然后展开劝说工作。

  3.擂台赛:

  (1)推荐两组4人上台,展示劝说本领。

  (2)全班学生参与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评价态度是否诚恳、条理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充分、表达是否婉转,被全者是否心悦诚服等引导学生学会劝说。

  四、联系生活,拓展劝说

  1.目前生活中,你最想劝说的人是谁?打算怎样劝说呢,拟一拟提纲。

  2.为了你的劝说圆满成功,我建议你们选择一名同学做做你的陪练,并请他为你提意见,看还有哪些方面没做好。

  3.师总结语:生活中我们一定遇到不少这样那样的不该发生的事情,有些事情我们有能力和义务对当事人进行劝告。注意:先收集相关的资料,再拟提纲,然后找一个人一起练习一下,准备充分后带着诚意去劝说。祝你们成功!

  【设计意图】这个交际话题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根据家庭和班级的实际,真正去尝试劝说别人,在语言实践中,学会劝说。

  板书设计: 劝说

  某人 做某件事

  不做某件事 以理服人

  同意某件事

  改正某缺点…… 态度诚恳

  第二、三课时 课时数:8

  (习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

  在重大节日来临时,在庆祝某项活动时,会有一些教学代表或学生代表发言,这时候就要发言稿。那发言稿怎么写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明确发言稿特点

  1.老师带来一份教师节到来时学生代表的发言稿,请同学们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这庆份祝教师节的发言稿先向老师送上节日的祝福,再向老师表明自己的感激之情等,最后再一次祝福。发言稿的语言热情洋溢,情感真挚。

  3.讨论:那要是写竞选干部的发言稿,应该写什么内容,怎么写呢?

  学生交流得出:为竞选准备的发言稿,要讲清楚为什么竞选这个岗位,自己有哪些优势,如果竞选成功怎样为同学服务。

  4.写过发言稿或读过发言稿的同学讲一讲,你们写过或读过什么发言稿?都写进哪些内容?要注意什么?

  5.教师总结:不同场合所写的发言稿内容是不同的,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环境而定。注意语言要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设计意图】可以给学生出示几篇发言稿,以此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发言稿,体会到发言稿的作用。

  三、尝试习作

  1.学生根据习作提示选择写作情景,选择相同情景的同学可以组成合作小组一起写作。

  2.明确习作要求:

  (1)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

  (2)感情真实。

  (3)语句通顺。

  3.学生尝试写作。教师作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由于习作时还需想象当时情境,所以提前布置,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现场来写发言稿。

  第三课时 课时数:9

  (习作讲评)

  教学过程:

  一、对照比较,发现问题

  1.教师发一份事先准备的发言稿,让学生和自己的发言稿比较,发现什么?

  2.课堂交流,各自的发现。

  在学生发言时,随机归纳:

  (1)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

  (2)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

  (3)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

  3.学生根据新的发现,各自修改自己的发言稿。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体,以具体的步骤为引导,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二、尝试发言,不断完善

  1.学生自由准备发言。

  2.课堂模拟竞选,学生上台发言。

  3.师生共同评议。

  评议的重点:

  (1)发言稿的语言是否适合发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口语化等。

  (2)发言人的情绪状态等。

  4.学生再次修改发言稿。

  三、拓展延伸,学写其他发言稿

  1.学生阅读其他情况下的发言稿,说说有什么发现。

  2.课堂交流:

  (1)发言稿的共同特点:

  ①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

  ②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

  ③语言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2)不同发言稿内容有区别,对象不同,有不同的特点。

  3.课堂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极创设写发言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实际运用中学会写情真意切、言辞恰当的发言稿。

  回顾•拓展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65—66页

  教材分析:

  本次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学了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和感受,引导学生读书后要乐于和善于跟别人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互相启发、相互学习的目的。交流的具体内容是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比如,语言的精练简洁,语言的幽默诙谐,语言的生动得体。还要引导学生交流对剧本和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了解。

  日积月累”安排的内容是积累对联。“展示台”作为综合性学习的组成部分,是为学生提供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的舞台。教材中从展示方式方面提供了三个例子:说快板、说相声、写提示语。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2.交流搜集、积累的相声、剧本、快板等语言材料,不断丰富语言积累,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学情分析:

  教学时,结合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激发学生交流兴趣,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根据交流的话题能够交流自己的收获不过深入的交流,还要教师相机引导,使话题展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资料 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整理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各类语言材料;小组合作演一演语言类节目。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 展示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数:10

  (交流平台)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小林和小东两位小朋友学完课文后很有自己的感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交流兴趣,让学生畅所欲言。

  二、读对话,交流感受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与感受。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

  教师巡视课堂,使小组内的交流能围绕“说话”这个话题展开。

  3.全班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1)指名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谈感受,其余同学进行质疑、补充:

  例1:我觉得《晏子使楚》一课中“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句话把齐国人口众多说得很形象生动。

  例2:我觉得相声特别有意思,因为里面有很多语言很幽默,它不是直接地告诉我们说话不要罗嗦,而是通过有趣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

  【设计意图】结合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根据学生交流的话题,教师相机引导,使话题展开;并就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深入交流。

  (2)指名结合课外的知识与资料谈感受,其余同学进行质疑、补充:

  ①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或见闻谈怎样说话。如同学之间有时因为一句话不中听而闹矛盾;有时因为话说得委婉巧妙而化干戈为玉帛。

  ②结合课外阅读知识谈怎样说话。如:有一次周恩来总理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外国记者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人走路时总昂着头,而中国人走路时总是低着头?这个记者的本意是想贬低中国人,给周总理难堪,可是周总理略一思索,说:因为西方人走的是下坡路,而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那位西方记者对周总理的敏捷才思和机智从容十分佩服。

  (3)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继续关注、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有意识地练习用得体、精当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把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仅仅拘泥于几篇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数:1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那就是对联。

  请学生谈谈对对联的了解。

  1.读对子,读准字音,想想意思。

  2.出示文中的四句对联,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3.指名读,正音。

  二、感悟对联特点

  教师点拨:你们再认真读读这几句对联,看你有什么发现。

  1.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讨论:

  回文联:由前往后读,由后往前读都可以。

  数字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

  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

  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

  4.全班再读这些对联,体会特点,大致了解对联的内容。

  5.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反复读一读,说说读“回文联”“数字联”“叠字联”“顶针联”时的发现。

  6.课外拓展:

  (1)教师提供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2)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

  顶针联:“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开口便笑,笑古今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地难容之事。”

  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回文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

  叠字联:“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风收;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报捷。”

  (3)说说你喜欢这些对联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搜集更多的对联。可以从内容上说,对联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写景、有说理……可以从语言形式上说对联短小精悍,对仗工整,富有音乐感,读来朗朗上口……使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

  三、背诵积累

  1.学生读课文中的对联,试着背诵。

  2.同桌互相背诵。

  3.指名背诵。

  4.自由选择老师提供或同学交流的对联抄写背诵。

  四、展示台

  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可以:

  1.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

  2.相声表演。

  3.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等等,并交流看法。

  4.播放收集的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观看并交流。

  5.动手设计广告词、提示语等。

  【设计意图】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中、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调动探究感悟语言的兴趣、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眼界。

  检测题:

  配套练习册第41、42、4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相关热词搜索:下册 教案 单元

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第六单元教案篇一:2013新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第六单元教案(2016-01-09)

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篇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2016-01-09)

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篇一: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2016-01-09)

4、2015年九年级英语第7单元教案篇一:2014-2015学年九年级英语人教版新教材课文第七单元译文 2015年九年级英语第7单元教案(2016-01-10)

5、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篇一: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2016-01-10)

6、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百度文库篇一:2014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干戈不息》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百度文库(2016-01-10)

7、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篇一: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2016-01-10)

8、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第六单元教案篇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详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第六单元教案(2016-01-12)

9、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2016-01-12)

10、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下册第十二单元教案篇一:2013年春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课件Section_A_1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下册第十二单元教案(2016-01-12)

11、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欢迎参考!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2016-06-24)

12、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欢迎参考!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2016-06-24)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81273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