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生考试网 专题列表

草船借箭缩写350字的相关文章

烟花美文网专题频道“草船借箭缩写350字”的相关文章,提供与“草船借箭缩写350字”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草船借箭缩写

07-09

标签: 草船借箭 缩写 关键词: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分享的草船借箭缩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缩写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并说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理应照办,并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下令说,雾大,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散。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草船借箭缩写   诸葛亮和周瑜约定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且立下了军令状。   周瑜叫鲁肃去探听诸葛亮要怎样在三天之类造好十万支箭。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请鲁肃帮他的忙,向他借了船、六百名军士、青布幔子和一千多个草把子,还叫鲁肃替他保密。   鲁肃按照诸葛亮说的全部都准备好了,诸葛亮在第三天四更的时候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和他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大雾漫天,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了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又命令船上的军士擂鼓呐喊。   曹操听到有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叫一万多名弓nǔ手一齐朝江中放箭,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依旧擂鼓呐喊。   天快亮了,船上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足有十万余支,接着二十多条船驶回了南岸。诸葛亮如期完成了任务,鲁肃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草船借箭缩写   周瑜一直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并叫他十天赶造十万支剑,诸葛亮嫌十天太长了,只要三天能

草船借箭缩写200

06-11

标签: 草船借箭 缩写 200 关键词: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分享的草船借箭缩写200,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缩写200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并说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理应照办,并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   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下令说,雾大,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散。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草船借箭缩写200   一次周瑜找诸葛亮商议军事,要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并;立下军令状。周瑜派鲁肃去探听消息,诸葛亮就向她借了船、草把子、军士、青布幔子,并不要他告诉周瑜,鲁肃答应了。   第一天,第二天都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三天大雾漫天时,诸葛亮请鲁肃去取箭,他叫人将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靠近曹军水寨时,又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军士们不停的擂鼓呐喊。因为雾太大,曹军不敢动兵,就让弓蓐手一直射箭,诸葛亮又下令掉头受箭。船靠岸时,周瑜派军士来搬箭,鲁肃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草船借箭缩写200   周瑜见诸葛亮挺有才干,心中很嫉妒。   有一次周瑜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却说三天便可以,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故意让军匠延迟时间,不给齐材料。诸葛亮请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有三十名人,船用幔子遮住,一千多个草把子,并叫他不要告诉周瑜。   诸葛亮第一、二天没有动静,第三天四更让鲁肃一起和他去取箭

缩写草船借箭

04-30

标签: 草船借箭 缩写 关键词:
  缩写时应忠于原文,不改变原文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不改变原文的梗概。也可以说是作为一个较长名称的简写。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分享的缩写草船借箭,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缩写草船借箭   诸葛亮和周瑜约定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且立下了军令状。   周瑜叫鲁肃去探听诸葛亮要怎样在三天之类造好十万支箭。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请鲁肃帮他的忙,向他借了船、六百名军士、青布幔子和一千多个草把子,还叫鲁肃替他保密。   鲁肃按照诸葛亮说的全部都准备好了,诸葛亮在第三天四更的时候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和他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大雾漫天,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了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又命令船上的军士擂鼓呐喊。   曹操听到有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叫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依旧擂鼓呐喊。   天快亮了,船上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足有十万余支,接着二十多条船驶回了南岸。诸葛亮如期完成了任务,鲁肃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缩写草船借箭   周瑜对诸葛亮心存妒忌,便让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之箭;诸葛亮将计就计,并当场立下军令状:将十天改为三天,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故意阻碍诸葛亮造箭,还特地派鲁肃前去打听虚实。   鲁肃见到诸葛亮,诸葛亮向他要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有三十名士兵,一千多个草靶子,说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并叮嘱鲁肃回去后不要告诉周瑜。鲁肃回去后,果然不提此事。   第三天四更,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中,让他一起去取箭。诸葛亮下令把船用绳索连起来,朝北岸开去。江上大雾漫天,诸葛亮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形排开。又让船上的士兵擂鼓呐喊。鲁肃怕曹军出来,心里不安,诸葛亮只管饮酒取乐。   曹操听到鼓声,以为是敌人前来攻打,便下令让弓弩手朝他

草船借箭缩写400字

04-03

标签: 草船借箭 缩写 400 关键词: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分享的草船借箭缩写4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缩写400字   周瑜很妒忌诸葛亮,于是以军事为借口,叫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三天就能造好,。”周瑜以为诸葛亮开玩笑,就叫诸葛亮当面立军令状。   到了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和鲁肃坐在用幔子和草把子做成的船里。诸葛亮下令把20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十分吃惊。诸葛亮笑着说:“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让另一面受箭。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草船借箭缩写400字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有一天,周瑜以公事为由,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可诸葛亮说只用三天,并在周瑜面前立下军令状。   周瑜派鲁肃去打听诸葛亮的打算,回来后向他报告。   鲁肃和诸葛亮见了面,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向他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还再三嘱咐让鲁肃不要告诉周瑜借船的事。   鲁肃答应了,报告周瑜时,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造箭的材料。周瑜很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

01-25

标签: 草船借箭 成语故事 关键词: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分享的草船借箭成语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   【成语】: 草船借箭   【拼音】: cǎo chuǎn jiè jiàn   【解释】: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成语故事】:   “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用奇谋孔明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

草船借箭的课后反思

06-12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草船借箭的课后反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草船借箭的课后反思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课文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教学时我落实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   1.从题入手,因题质疑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由课题展开思考,设疑。   师:看了《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草船借箭”为什么说是“借”箭而不是“取”箭,“骗”箭等等 。这一目的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从中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确定教学活动的重点。   2.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教会学生质疑,还要让学生学会解疑。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如“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全班交流,各抒己见表现个体思维等方面的差异。   3.发散思维,勇于探索   教学中选择有思维含量的“发散点”是有效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关键。课堂上学生质疑:如果三天内江面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落空了会怎样呢 ?问题一提出,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诸葛亮肯定大难临头中计了,有的说,诸葛亮足智多谋,定会有化险为夷的计策,

350字导游词

12-27

标签: 导游词 350 关键词: 导游词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350字导游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350字导游词   颐和园长廊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美丽的颐和园长廊吧!   颐和园的长廊东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由于长廊的地势随着万寿山的高低而起伏,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弯曲而变化的。长廊中间建有象征春夏秋冬四座八角冲檐的亭子。   长廊不仅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而且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时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各位游客,我的介绍到此结束。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大家要想对颐和园的长廊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游览的过程中得到一个较大的收获,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350字小学生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是你们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姓“高”,你们可以叫我“小高”或者“高导”,现在我将要带大家去游览丽江最著名的景点-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所以被称作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是因为有玉泉水贯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城内亦有多处龙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街道自由布局,不求网络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镇,穿墙过屋,“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诗意是这座古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08-11

标签: 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 关键词: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草船借箭》的内容,弄清楚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2、了解本文中出现的人物的特点,会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学会宽容待人。   3、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思考的习惯,引领学生们更加深入地读三国。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学会引经据典,联系各个层面的知识来分析。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出示《三国演义》剧照   老师知道大家最近都在读《三国演义》这本书,请大家说一说:三国演义这本书讲了什么?   2、“演义”是什么意思?   演义是指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种通俗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就是讲述三个国家兴起与衰败的故事,我们知道的还有《隋唐演义》、《封神演义》等。   3、故事发生的背景:   刚才大家说了,这部书讲的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诸侯割据,大家你打我,我打你,发生了很多的战争,后来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赤壁之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赤壁之战有关。当时,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带着大军攻打在中原的刘备,刘备就向南方逃。刘备逃到长江那一带,和原来在江南的孙权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挟大军而来的曹操。曹操当时号称八十万之众,实际上没有八十万,气势汹汹而来,而孙权这边只有十来万人马,刘备也只有几万人,还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没有战争经验的老百姓,势单力薄,但是他们联合起来对抗曹操,结果发生了著名的战争,就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的结果,孙权的军队和刘备的军队以少胜多,把曹操的八十万大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4、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草船借箭》就是赤壁之战中一个小小的插曲。(出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检查预习   (1

350字左右日记

07-20

标签: 左右 日记 350 关键词: 日记 日记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350字左右日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350字左右日记   6月14日(星期三) 晴   明天蹲连就要结束了,真有点舍不得离开七中队。不是我感情太脆弱,实在是感受太深!每个基层中队都是一面可以正衣冠的镜子,每个士兵都是一部可以临摹的碑帖。十几天时间,我思维的触角撞击着抓基层的思想观念:   ——看齐的观念。习主席的系列重要讲话是开启基层建设大门的“金钥匙”,必须领悟核心要义,形成世界观、方法论。   ——协调发展的观念。防止单项冒尖,350字左右日记力戒“能干事,也能出大事”,坚持整体推进、全面提高。   ——以人为本的观念。引导基层官兵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保稳定,让“能干事的人干成事”。   ——人才兴军的观念。把科学选才、识才、荐才、育才当成劲气内敛的助推器。   ——文化育人的观念。强调文化品格的养成,不断从先进军事文化中汲取营养,既内化于心又外化于行,使官兵在军队这所大学校里提高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锻造意志品质、培养优良作风。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车子启动了,不知谁的手机响起《咱当兵的人》的铃声。看到眼前熟悉的面孔,我怦然心动:有啥不一样,其实都一样,对党的忠诚一样,追随的步伐一样,为民的情怀一样,冲锋的姿态一样⋯⋯

草船借箭板书设计三篇

05-30

标签: 草船借箭 板书 设计 关键词: 板书
  草船借箭板书设计三篇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下面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草船借箭板书设计三篇,供大家参考!   草船借箭板书设计一   【单元目标】   第五组课文重在读懂“名著中的人物”。阅读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栩栩如生,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本课目标】   1读准读通课文内容,了解故事脉络。   2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内心,初步感受周瑜和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草船借箭板书设计   3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弄清前因后果读懂故事,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弄清前因后果读懂故事,感受周瑜和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指导方法】   抓因果读故事,抓语言观内心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背景了解人物关系,导入课文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三足鼎立而相互讨伐。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率领八十万大军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随机板书背景图)今天我们共读名著《三国演义》中记述的孙、刘联军内部发生的故事:《草船借箭》(板书课题)。   二、弄清前因后果,读懂故事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故事脉络。   指导梳理故事脉络: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谁?故事的中心事件是什么?围绕“箭”他们分别做了什么?   相机板书:周瑜逼箭 诸葛亮借箭 鲁肃助箭 曹操防箭 诸葛亮交箭   2、运用抓前因后果法读懂故事   摘读故事开头结尾,说说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板书前因后果)   理解“妒忌”:(1)词意: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2)换词比较:羡慕   预设: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