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生考试网 专题列表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导学的相关文章

烟花美文网专题频道“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导学”的相关文章,提供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导学”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长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分析(3篇)

06-09

  长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分析(3篇)   如何让小学生们更好更快的去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呢?下面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长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分析(3篇),供大家参考!   长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分析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72~73页第七单元“长方形与正方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推一推”“拉一拉”的活动,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   3.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数学知识的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来。   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述自己的发现。掌握探索的方法。   教学理念: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长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方法:   谈话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实践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纸,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纸,直尺,三角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能够感性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从生活中找到一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小组交流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感受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练习题

09-26

标签: 周长 正方形 练习题 长方形 关键词: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练习题(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测试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测试题 一.填空 1. 长方形周长=( ) 正方形周长=( ) 2.一个正方形周长80厘米,它的边长是( )。 3.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 ) 4.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 )米。

长方形面积三年级数学下册北师版

长方形面积三年级数学下册北师版(一)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练习题 1. 长方形的面积( )×( ),正方形的面积( )×( )。 2.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长是8分米,宽是多少分米 3. 有一间教室,长8米,比宽多2米,这个教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 一辆压路车每分钟行驶30米,压路宽度是3米,压路车行驶18分钟能压 多大的面积?

正方形导学案

正方形导学案(一)18.2.3正方形导学案(公开课) 18.2.3 正方形导学案 上车中学 王传龙 学习目标 1.掌握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和区别,通过对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的探讨,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 2.学习难点: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效,果,分,析,与,改,进,意,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作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效,果,分,析,与,改,进,意,见 第一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教学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本单元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因为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所以教学内容还包括面积的意义和常用的计量单位。《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的内容目标,一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使学生建立初步的面积概念;二是体会并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三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简单图形面积。可见,面积的意义、面积的计量单位、面积计算公式是本单元的三大教学内容,对面积意义的教学要重体验领悟,对面积单位的教学要重实际应用,对面积公式的教学要重探索过程。 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正方形面积的教学,以至关系到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等。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都是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的。所以,这节课又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知识的重点。

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对比练习

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对比练习(一)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专项练习 长 方 形、 正 方 形的周长和面积 【知识要点】 1.周长是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 2.面积是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我们学过的两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它们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见下表:

面积的认识培训体会

篇一:面积的认识培训体会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面积的认识 衡阳市实验小学 肖 敏 教学前思: 本课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几何的开始,是学生接下去学习面积单位和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因此本课的学习对学生的后继学习有着很大影响。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多种比较策略。 3.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07-20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课题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运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 弄清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上面划分成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回忆之前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还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题目,并把刚才学生们说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归纳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70页例6.   出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列式求出它的面积。   翻过来看背面,现在把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多少?   教师说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看作是10厘米,前面我们学了1分米是10厘米,按边长是10厘米再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10×10=100(平方厘米)   让学生观察两次求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分小组讨论,你能发现什么吗?   教师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去想,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推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教师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学生记忆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与

面积的含义评课

07-20

标签: 含义 面积 关键词: 面积 含义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面积的含义评课,欢迎参考!   面积的含义评课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74--77《面积的含义》。本课内容是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直观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形成直观形象的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在教学中注重创设情境,让孩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选用电子白板辅助本课教学,它以其特有的人机交互功能实现了在常态课堂下学生与教材,学生与课件的直接对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更改、充实、甚至创造“课件”内容,从而生成每个教师个性化的“课件”。   本节课我创设了4个环节:   一 创设情境 理解含义   二 操作实践 比较大小   三 分层练习 综合运用   四 回顾全课 小结延伸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先以涂色游戏导入,让孩子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出示两面大小不同的旗子,男女各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涂红旗比赛。结果如意料中,让他们初步感知面有大有小。(大小)   然后让学生看——看黑板表面,课本封面

面积的认识教学反思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面积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一篇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 我但任三年级数学教学,现就我的一节面积概念教学反思如下。 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从生活入手,让学生通过比一比,摸一摸等活动,感知物体的面有大有小。 我先从和班上小朋友比手掌的大小,比较数学书和自备本封面的大小入手,让他们初步感知了物体的面是有大有小的,也让他们体会到可以通过重合和观察直观的比较出谁的面大,谁的面小。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我再过渡到对平面图形的面的大小比较上,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原来平面图形的面同样是有大有小,从而自己总结出关于面积的定义,这种通过活动来认识概念的方法,就把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加深对面的积的理解。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面积的含义。 在比较之初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法直接看出谁的面积大,当我出示两个看起来面积差不多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比较的方法。有的同学用直尺量,利用了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去比较;有的同学通过重叠的方法去发现;预设时还想让学生通过画小方格或者印小方格的方法去得出结论。全班同学在交流时,同学们是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学生对于面积的比较形成